|
|
高温中建筑工人的“午休权”,体现的是现代法治社会的进步。
孙 捷摄
上海
工地多休眠 违章仍存在
“市建管办紧急通知:据气象预报,今天最高气温将超过37摄氏度,各工地应暂停高温时段(11∶00至16∶00)一般户外施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7月19日中午12时50分左右,上海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均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再三提醒高温施工安全问题。
其实,没有这条短信,上海的建设工地在高温时段也基本停止了户外露天作业。上午11时之后,记者驱车从浦东金桥驶至张江最南端,一路工地不少,但露天的大吊车、推土机、打桩机均静静站立着,高温下的工地上看不到工人来往,似乎正在“休眠”。倒是在张江南端的农民工生活点,戴着橙色安全帽的农民工正悠闲地往回走——下班了。
2004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明确规定,市中心气象台天气预报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时,在白天高温时段11时至16时,除紧急抢险、抢修工程,以及市重大工程施工作业外,暂停户外施工作业。施工企业可由此顺延施工工期。
“这是为了维护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上海市建设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解释道。
2003年,上海高温天气较多,当时建筑工地发生了一些安全事故。市建设管理部门根据调查分析,发现事故与高温天气不无关系。虽然此前上海已要求建筑工地在夏季高温时节实行早晚“两头作业”,避开中间的高温时段,但是由于没有明确法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于是,上海痛下决心,不仅下发了正式文件,还对高温时段作了具体规定,结果,当年的安全事故率明显下降。
除“高温禁令”外,上海还将这一管理工作与2003年“非典”期间推出的建筑业管理应急短信群发系统相联合,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
7月19日早晨,市中心气象台预报最高气温为35摄氏度,中午12时半后,气象台发布警报:最高温度高达37摄氏度。建管办工作人员获悉后,立刻通知各相关方面。“除建设工程的项目经理外,短信发送的范围还包括有关局、集团、总公司的安全质量管理部门领导,外省市沪办建管处分管安全质量的领导,各区县及专业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领导,以及市级有关方面领导等。”这样,安全问题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受到了整个建筑系统的共同关注。
今年夏天,上海市建筑业管理部门还对夏季高温施工管理作了以下部署:施工现场要对工地防暑降温、劳动保护、防台防汛、食堂卫生及工地用电等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随时整改。工地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施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要做好复查工作,安监机构则要加强抽查。最近,市建筑业管理部门进行了两次抽查,共检查50多个工地,总体情况比较好,“但城郊结合部和郊区工地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已对他们提出了整改要求”。
不过,违章施工的工地仍存在。在浦东世纪大道附近的工地上,正午时分,3台灌注桩中有两台在施工,数名农民工顶着烈日干活。施工负责人表示,已向工人告知了上海的“高温禁令”,但是“工人自己想干,我们也没办法”。来自浙江的农民工王多全证实了该负责人的说法,但他解释“想干”的原因,是因为工期临近尾声,且上一天班算一天工,“休息就没有工资了,而且早点干完就可以早点回家”。
那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为不影响居民生活,晚10时至早上7时,工地均不能施工,如果高温时段停工,一天所剩的工作时间十分有限,“而钻一个孔就需六七小时,灌注工作中途更不能停。违章施工也实出无奈。”不过,工地在防暑降温方面仍作出了很多努力,如准备了相关药品、提供开水和饮料,有空调的食堂除用餐时间均作为农民工的休息室。“就是我们的工棚,都是用最新的彩钢板搭建,中间有保温隔音层。再说,钻工的工作强度不是很大,即使在高温下工作也不太危险,况且他们还是两班倒的。”
不过,市建管办相关人士认为:“即使事出有因,也可以妥善解决”,比如,可以安置一些遮阳伞之类的,至少不能让工人直接曝晒在烈日下。
实习生 张晓露
南京
提前作业“事出有因”?
7月20日,大雨把南京的热浪吹走了一些。笔者来到珠江路电子大厦工地,看看表是下午两点一刻,只见南通二建公司的工人正在施工。一个手拿对讲机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工地大门处指挥大型混凝土机,五六个头戴安全帽的农民工配合着“对讲机”工作,一个工人正打着一把蓝色的雨伞站在顶楼进行作业。南通二建公司建设施工科秦先生说,进入高温天气后,公司给工人们提供饮用纯净水,并准备了一些急需的防暑降温药品。
7月10日,南京市建筑工程局发布通知,对高温天气下的工作时间作出新的安排。《通知》规定,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时,中午11点至下午4点不得在阳光直射下强度;温度达到38摄氏度以上时,原则上停工,确需加班的,施工现场要改善劳动工作条件,供应清凉饮料或洁净用水,配备中暑救治药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人员要跟班作业。有条件的要为职工宿舍配备空调,其他的要配置电扇,做到清凉通风,保证施工人员有良好的休息环境。
一位石姓工人说:“高温开始后,公司很重视安全生产措施,给我们发了人丹、风油精还有4条毛巾,并派专人送茶水和绿豆汤到工地。”
南通二建公司安质科的沈先生告诉笔者,市有关部门昨天刚来他们工地检查过食堂卫生以及工人休息时间等情况。“公司在高温开始后,不但向工人发放了防暑降温药品,为工人提供了纯净水和饮料,还在工人的宿舍里配置了电扇。高温之前的作息时间是:上午6点到11点,午餐后是12点半到5点半。因高温天气,公司对作息时间进行调整,上午工作时间为6点到10点半,下午为3点到6点半。”
但与这种说法“矛盾”的是,下午2点刚过,工人们已经在户外工作。
工地负责人解释:情况很特殊,因为昨天南京刚下过大雨,混凝土浇筑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因此,今天一看是小雨,就提前作业了。
也因为同一原因,同仁大厦的施工现场也发生了“提前”作业的现象。不过,据施工方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名孙姓安全员说,他们平时都还是“守时”的。“进入高温天气后,工作时间为上午6点到11点,下午3点到6点,而调整之前,上午工作时段一样,下午则是2点到6点。一年四季,我们的作息时间都有调整,天气凉爽时,一天工作9个小时左右,但夏天我们从不会超过8小时。现在工人自己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都很强,有不合规定的安排他们就会提意见。最近天热,检查也特别多,上面十分重视安全生产,我们也怕出纰漏,一直认真落实文件规定。”
他还说,20日上午,南京市5个部门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刚到过同仁大厦工地。
绍兴
中暑?几年没发生了
本报记者 顾 春
7月20日的浙江绍兴,气温高达37摄氏度,正是盛夏酷暑天气。但与前几天相比,今天是多云天气,没有太阳的直射,还有阵阵南风。
中午11∶30,城东宝业建筑的一个工地上,泥工蒋兴兔结束了上午的工作,回居住处午餐。他住在工地的“职工之家”,三排宿舍,每个房间住4人。食堂已经开饭,大家边看电视边吃饭。
对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作业,蒋兴兔却显得很乐观,没什么抱怨:“早上六点半上班,中午到十一点半,今天天气好,没太阳,下午一点半开工,特别热的时候到两点半以后。晚上六点半下班。”“我们作业时间分室内室外。”一边的项目经理介绍,“室内作业早一些,室外视天气情况相应变化,一些像钢筋施工等项目,被太阳一晒就火烫,高温天气都到3点半甚至4点以后上班。另外,保证休息时间最重要,尤其是室外作业的工人。我们把饮水直接送到工地上,把食堂搞好,保证他们吃好睡好。”
在绍兴建管局,一份6月23日下达的通知详细规定了今夏工地的防暑降温工作细则:避开高温时间段、安排休息、减轻劳动强度,对不适应人员及时调整。后勤保障上特别规定,必须提供茶叶水和含盐饮料给工人;从建管局到建筑企业,都下工地督查和慰问。
“绍兴对高温防暑工作一直都很重视。几年来,市区的建筑工地从未发生一起中暑造成的工伤事件。”绍兴市建管局建筑市场管理处副主任王立成介绍。一旁的项目经理朱先康有些“得意”:“今年以来,我管的工地没有一个工人中暑。一方面,发生中暑也算安全生产事故,要坚决杜绝;另一方面,从人情上讲也要照顾工人,保证他们的休息饮食和健康,不能超强度作业。”蒋兴兔指指朱先康说:“我已经跟这个项目经理15年了,他对我们工人很照顾。每年夏天都这样,今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药品早就发下来了。”预防为主,不过,朱先康也有应急准备,万一真中暑了,至少3条措施保证:一是有公司培训过的应急抢救员,二是准备了应急药品,三是立即送到附近的博爱医院。
那么,晚上休息好不好?蒋兴兔介绍,他们每天收工回去,晚饭后在食堂看有线电视,9点以后就寝。每个宿舍配备一个吊扇,前后通风,能睡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