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民走进“e”时代 打理农活借助互联网
东北网7月21日 电密山市牧付村农民石永财,去年丰收卖了粮后,用车运回家6头牛犊。同车运回家的,还有一台高科技电脑。他对媳妇说,他要赶时髦,用电脑养牛。 此后,他根据电脑专家的饲养方案,照方养牛。半年后,他净赚5000多元钱。看着手里成沓的人民币,石永财兴奋地说,“电脑这玩意可真不得了!”近日,他又买回家15头牛犊。像石永财一样,拥抱“e”时代,尝试别样农村人生的龙江农民正逐渐增多。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最新调查显示,我省农村72.8%的家庭安装了固定电话,56.8%的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9%的家庭拥有电脑。如今,许多龙江“e”时代农民正手握遥控器、鼠标,上网搜寻致富信息。
据介绍,目前,牡丹江用电脑上网的村庄已达679个,占到该市行政村总数的76.5%。已形成了以电脑、电视、电话、手机为主要载体,由市县农业信息中心、农技服务中心负责发布信息的网络传输系统。农民正在逐步向城里人一样,利用电脑上网获取信息,卖菜卖粮。
团结镇是萝北县最大的乡镇,人口多,占地面积大,也是当地农业收入最高的乡镇之一。2005年农村人均收入达到4638元,今年预计达到5000元,最高的农户人均收入都上万元。如今镇上许多人家都有电脑,电脑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婚嫁不可缺少的嫁妆。
省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民工资性收入为303.9元,同比增加76.6元,增长33.7%;农民转移劳务收入为210.9元,同比增加53.4元,增长33.3%;农民现金收入为1616.5元,同比增加120.2元。据介绍,受上年粮食丰收、部分农产品价格走高的影响,我省农民收入提高。另外,政策性补贴的增加,使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同时农民通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使财产性收入增加。还有农民通过家庭经营三产增加收入,畜牧业现金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一部分。
交通方便、通讯快捷,农民与外界的沟通增多了,对外面世界了解也更多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村庄。今年上半年,我省有406万农民实现劳动力转移。与此同时,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83.6%的农民希望让子女上大学;18.8%村民希望子女到村外发展。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