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绍兴县面向全省发布公告,明确指出,将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调10名左右的英、日、韩语优秀人才,到该县机关相关部门和开发区任职,试用期满,表现优秀的将担任副局(镇)级以上领导干部。
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调优秀外语人才担任机关要职,对外语能力如此强调,类似的公开选调在国内都非常少见。
为什么如此强调外语能力
“绍兴县公开选调优秀外语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这次计划公开选调的10位外语人才,将包括7位英语人才,两位日语人才,1位韩语人才。要求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英、日、韩语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其中英语专业要求具有专业八级证书,日语专业要求具有国际能力一级证书,韩语专业要求具有专业翻译的相应证书。
“对已在党政机关或政府性事业单位熟练从事专业翻译或招商工作一年以上,成绩明显,群众公认,并已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和特聘人员,学历和专业资格可予放宽。”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说,近年来,随着绍兴县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轻纺市场升级改造步伐的加快,缺的就是既懂经济和招商谈判工作,又能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和外商交流沟通的人才。此次公开选调,就是为“打造国际纺织之都”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服务。在哪些单位担任要职
通过直接考察和公开招考两种形式选调来的外语人才,将根据专业特长安排在绍兴县外经局、县外事与侨务办公室、滨海工业区管委会、柯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经纺城建设管委会、县招商服务办公室、县科技局等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独立承担招商服务和项目谈判工作。
这批外语人才选调过来后,将先经历半年至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工作称职的担任局长(主任)助理;如果是从党政机关或政府性事业单位直接考察选调过来的,将直接担任局长(主任)助理。任局长(主任)助理满半年后,经考核,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将提拔为单位副局职领导。在待遇上,除经济和政治上享受所在单位其他副局职同等待遇外,还可享受《绍兴县人才住房销售实施办法》中的有关优惠政策。
如果效果好的话,该县还计划在今后两三年中,将再选配10—15位优秀外语人才到县机关相关部门或开发区任职。
引才用才的“绍兴模式”
绍兴县被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2004年全县人均GDP达5750美元,居浙江省首位。经济长久地保持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该县对人才的重视,其“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想方设法用好人才”的引才用才方式一度被称为“绍兴模式”。
近三年来,绍兴县不仅走遍全国主动出击找人才,还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两次组织重点纺织印染企业赴日、韩“求才”。
2005年4月,绍兴县成立了全国首家轻纺专业人才市场———中国轻纺(城)人才市场。
2005年,绍兴县启动了一个名为“乡土人才”的工程,在全县首次“地毯式”开展民间人才的摸底调查工作,事后还专门建立数据库,为这些“草木才子”建档备案。评选出来的“十佳民间艺人”和“十佳技术能手”被列入绍兴县高层次人才的管理范畴,享受高层次人才的相关待遇。
2006年,绍兴企业人才引进模式再次从“分散选购”变为“集中团购”,“团购”了2006届各类毕业生6000多名。
根据《2006年绍兴县人才工作要点》,今年绍兴县的目标是“全年计划净增各类人才6000人,全县人才总量达到5.3万人,占全县人口7.6%,完成国外智力引进项目16个”。
这一次的公开选调优秀外语人才,被当地政府当做又一个重量级的创新。
(记者肖菁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