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历时两年的调查显示,杭州人酒后驾车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昨天,市疾控中心公布了一项最新调查结果,在最近两年内杭州人开车时安全带的使用率低于全省水平,酒后驾车、疲劳驾车的情况均高出全国水平。
据该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所长刘庆敏介绍,本项调查用时两年,涉及杭州两个区和两个郊县的1000人,城郊、男女比例约各占一半,涉及各文化程度和各种职业。
调查显示,在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上行走或乱穿马路,闯红灯,骑车带人,不戴安全帽等情况很常见。34.65%的人承认过去的30天中,有在自行车道及机动车道上行走或乱穿马路行为。24.52%的人承认,过去30天骑自行车时,有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骑车带人等违章行为。16.13%的人在过去30天骑摩托车,或经常或有时,没有佩戴安全帽。30.10%的人在过去30天乘车或驾驶时,没有按规定系安全带。
在驾驶过机动车的人群中,过去30天,有15.23%的人承认酒后驾车(高于全省的11.30%,全国的13.2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有22.39%的疲劳驾车(高于全省的11.265,全国的16.90%),也是男性高于女性;有10.53%的人承认有无证驾驶行为,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在过去30天内,在驾驶过机动车的调查对象中,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的比例都是农村要高于城市,酒后驾车农村为21.34%,城市为7.14%;无证驾驶农村为16.67%,城市为2.44%;疲劳驾驶农村为22.41%,城市为22.35%,两者持平。
疾控中心研究意外伤害的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交通事故死亡呈显著上升趋势,在伤害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都存在导致伤害发生、致残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如伤害发生前,与人们的行为、道路环境和管理及政策的因素有关。交通伤害的发生与车辆的性能、道路周围环境,包括路况、照明、速度限制等政策制定和执行有关,同时与人们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有关,如是否系安全带、是否佩戴头盔等。市民也应从中吸取他人的负面经验教训,以杜绝类似事件在自己身上发生。
(通讯员施水泉实习生周迎盈记者葛婷婷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