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陈芳在家门口的西瓜摊花了6元2毛钱买了个重5斤左右的西瓜,拿回家切开后,她发现瓜瓤是红的,可瓜籽却是白的,“籽都没熟,这瓤怎么会是红的”,送进嘴一尝,味道淡如水。“这可能是激素催熟的西瓜”,听闻此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梁森苗作出这样的判断。
籽白瓤红味同嚼蜡
西瓜籽没熟,瓜籽形状小、色泽白、韧度软,一般瓜瓤通红,有时瓜瓤中有几处白色硬块,但无论是瓜中心还是外围,瓜肉味道一般都比较淡,甚至味同嚼蜡。“这是用了植物催熟剂的原因,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瓜农为使西瓜个儿大,就超标准使用催熟剂和膨大剂”,多年从事西瓜种植技术的梁森苗说,现在瓜农们一般都使用一种叫“乙烯利”的催熟剂,提高着果率、缩短成熟期。对此,一位种了五年的王姓瓜农并不否认,据透露,这种催熟剂主要用于已采摘下来的西瓜,瓜农或瓜贩们把乙烯利用水按比例稀释后,会在瓜蒂处涂抹或用针管注入西瓜内,三天后,这批半熟的西瓜就会变成“全熟”,切开后,瓜瓤鲜红,卖相好看。
“这种方法催熟所使用的乙烯利如果是微量的,对人体没有大碍,但如果超标准使用催熟剂,就会让西瓜成为人们健康的凶手。”对此,浙江省中医院的陈医师说,一般来说,农药都有毒性,如果人们长期食用农药残留量过多的食品,“就有可能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癌症”。
而据《南国都市报》报道,最近,在海南省海口市已发现市民食用“问题西瓜”后,出现腹泻、发烧、皮肤起麻疹的情况,寻其根源就是催熟瓜惹的祸。对此,我国《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天然食品不允许进行任何“改装”以及违规加入添加剂。“但催熟剂这类允许使用的农药却暂时没有被标准化,一只多大的西瓜,该用多少农药,对此,是没有标准可循的”,梁森苗无奈地说,对于果品农药残留,目前尚无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守卫果品安全谁来做主?
肉类食品安全,有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来把关;蔬菜食品安全,有杭州市农贸市场蔬菜农残检测车来守卫;那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谁来为杭州市民把好入口关?
据悉,目前在水果市场上,除西瓜催熟剂用量过大外,其他果品农药用量也存在过大情况,像杨梅、荔枝等,不少地方曾出现“食用后中毒”情况。可由于果品检测设备的欠缺,监管部门职能交叉,果品安全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对此,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杭州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杭州市场上出售的西瓜,如消费者发现被注入药水,可向工商12315投诉,“但执法要有证据”,该负责人说,因为目前检测设备的欠缺,如果消费者不能当场发现注药行为或不能提供确切证据的话,工商部门就很难对这种行动依法进行查处。
而如果瓜农在地里摘收西瓜时,偷偷给西瓜注催熟剂,工商部门对这种生产环节的行为则没有权力监管,应由农业部门管理。对此,杭州市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也作出回应,对于瓜农给西瓜注催熟剂、防腐剂之类的情况,农业部门应给予管理,但这种注药行为现场很难抓到,“所以,查起来也很难”。果品农药残留检测,到底该由谁来做?如你有好主意,请致电85188518谈谈你的看法。消费提示:如何识别注水西瓜?
一“看”:即看瓜的外形和内瓤。优质西瓜的外形一般是椭圆或圆形的,果形较周正,皮色正常,网纹清晰,果皮光滑,茸毛消失;而使用催熟剂的西瓜则形状不规则,如葫芦瓜、扁平形瓜等,切开后瓜瓤红色分布也不均匀,有红、粉色相配参差不齐,瓜瓤中有硬块的西瓜不宜食用。
二“听”:即听声音。用手轻拍西瓜,听声音是否清脆,好瓜声音清脆,注水瓜则声音沉闷。
三“掂”:即看西瓜的大小和轻重是否“成正比”。西瓜的含水量是一定的,如果偏重则说明西瓜有问题,可能是注水西瓜。
(记者纪红霞 每日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