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要降工资了,”小陈气得想骂娘,“有的人说要降低30%~50%,也有人说要降到1997年的水平。”小陈2000年毕业后分配到南京一家电厂,年收入8万元对他来说是个轻松达到的数字。(据7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与此同时,另一场风暴正在银行业系统掀起,从今年12月11日起,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的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即将结束。 按照我国当年的承诺,外资银行届时将享受国民待遇,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
在我看来,“电力减薪风暴”是反垄断的一次自我试验,“银行向外资开放”是我国兑现入世承诺、打破垄断门槛、让外资与国资银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开始,国资银行一统天下的好日子有可能一去不复返。同样是反垄断,“电力减薪风暴”远不如“银行向外资开放”有效。
“电力减薪风暴”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首先是因为电力系统存在的工资结构,正如消息中所说:“供电的收入要比我们发电的高得多,我们发电的又要比电建的好。”即使同在一个部门,领导干部与普通职工、在编员工与聘用员工之间,也存在巨大的收入鸿沟。
因此,“电力减薪风暴”的一刀切手法,看似公平,实则埋下了伏笔。对于本身就比较富裕的供电部门职工来说,即使工资真的降低30%~50%,他们的收入依旧可以保证“吃肉”;而收入最低的电建部门则可能连“喝汤”都难以为继。在一个部门内部,哪怕领导真的做到“与民同苦”降薪30%~50%,由于其大量福利、待遇呈现隐性化、非透明化和非实物化,他们仍然可以堤内损失堤外补,旱涝保收,而普通职工则因为工资的刚性,成为“电力减薪风暴”改革成本的最大埋单者。
“电力减薪风暴”依旧在反垄断收入不反垄断的小圈子里打转,所有的精心设计都会因为垄断体制的顽固而抵消,因为整个电力供应市场仍然笼罩在电力系统的铁幕之下,消费者与电力系统仍然遵循着天然的“不可还价”规则——只要电力系统提出上调电价,无须通过双方对等谈判(实际上也不存在这样的谈判平台),就成为铁定事实。电力系统的此次减薪损失,也许会变本加厉地从消费者身上捞回来。
银行系统则不然,几大国有银行在经历了多年傲慢地对消费者说“不”后,将迎来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外资银行取得国民待遇,意味着在任何政策允许的业务领域,他们都将跟国有银行展开白刃见血的激烈竞争,消费者将从以往的依附者变成双方的争夺对象,从而夺回话语权和“以脚投票”权。
纵然银行系统也曾经享有过与电力系统同样的“豪门盛宴”,无须行政主管部门大费周折地设计什么“银行减薪风暴”,几大国有银行要保住高收入的唯一途径,就必须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学会真正尊重消费者的权利主体地位。到那时,他们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叫喊着上百项新增收费项目“与国际接轨”了。“与国际接轨”当然也可以,但首先要接轨的,是在竞争中用优质的市场服务发言,而不是用霸王口吻教训消费者。
市场经济运行几百年来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打破垄断、公开竞争是实现市场内在机制良好运转、促进社会总体福利增加的不二法门。市场公平不是靠哪个经营者良心发现或者政府监管之手掌管企业收入分配而实现的,只能来自于行业开放和多个竞争者的横向比拼。因此,与其在电力系统内搞“减薪风暴”,不如学银行业向外资开放。毕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