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屡试不爽的销售卖点,购买轨道交通房增值曾被称为“傻瓜投资法则”。然而当下,不仅地铁效应难敌市场清淡,部分离轨道交通站点过近的房源,还因为噪音、人流庞杂以及共振干扰等问题使得楼盘价格有所回落。
(顾卓敏)
而今随着沪上楼市受政策影响不断降温,市民在观望的同时购房观念也趋于理性。 曾经只要房屋靠近轨道交通就足以成为众人的追捧对象的时代似乎渐行渐远了。对此,房地产经济学家分析,在市场火热时,购房者对这类问题关注较少,而在理性的市场下,购房要素正在发生变化。随着轨道交通的逐步扩建,又使其利好被均摊、淡化,相反市场的冷淡给了购房者更多挑剔的时间和余地,使这些“负外部性”无所遁形。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与轻轨中潭路站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六幢楼,近日出售一套95平方米的两房两厅,挂牌价96万元,合计10000元/平方米出头;而周边离轻轨有些距离的房源均价已达13000元/平方米左右,有些景观房更是高达每平方米15000元左右。某中介的置业顾问表示,这六幢楼因为噪音和共振干扰,使得售价下滑。一位浙江投资客悔不当初,表示当时只考虑轨道附近房子出路好,但现在的这种分化还是让他大感意外。
业内人士表示,沿着轨道交通一路走去,经常能找到这样一些“近站房”,由于与轨道交通的“亲密接触”而导致身价下滑的楼盘。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概念并不稀缺,2公里辐射圈内的楼盘都能享有交通便利。按照经验,1.5-2公里是较为理想的尺度。一旦距离太近会因为受到噪音、共振等影响对房屋结构造成危害,严重的会出现墙体开裂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