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黎巴嫩和以色列冲突加剧,军事上占优的以色列面临一系列棘手难题。美联社援引专家的分析说,以色列在此次冲突中犯下三个战略失误,导致目前处境尴尬。
失误之一战略轰炸适得其反
从黎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战机在黎巴嫩境内投掷上万枚炸弹,摧毁许多房屋、道路、桥梁、港口、电视转播塔等民用设施。 以军空袭已在黎巴嫩造成300余人丧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这属于典型的战略轰炸。
曾经担任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军事研究部门负责人的比德尔说,战略轰炸需制定明确目标,尤其是军事设施,旨在通过轰炸削弱对手的军事实力。同时,要在轰炸中尽可能减少平民伤亡。由于真主党的武器库和军事设施分布零散,而且机动灵活,以军又缺少精确情报,所以轰炸造成大量平民丧生,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阿拉伯世界愤怒,但是对真主党造成的打击却非常有限。
失误之二地面战争伤亡猛增
军事专家指出,以军已经意识到不可能通过空袭有效打击真主党目标,所以不得不考虑发动地面战争实现军事目标。
以色列军事专家什洛莫·布罗姆说,以军目前的战术是派遣小股精锐部队潜入黎巴嫩,袭击真主党目标。但是从实际战果来看,以军地面部队明显处于下风。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向黎巴嫩大规模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越来越大。
《简氏防务周刊》以色列军事问题专家阿隆·本-戴维说,以军大规模军事入侵的目的是在黎南部建立军事缓冲区,彻底摧毁真主党在这一地区的武装和军火,迫使其后撤数十公里,无法再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袭击。以军大规模军事入侵风险很大,经验丰富的真主党武装人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足以给以军地面部队造成重创。
此外,以军入侵将使黎政府处于非常难堪的境地,很可能将被迫与真主党武装联手,共同抵御外敌。
失误之三谈判斡旋错失良机
这次冲突起因是两名以军士兵被真主党武装绑架,以色列错失通过谈判斡旋解决人质事件的机会,匆忙披挂上阵,导致目前双方骑虎难下。
瑞典国家防务学院中东问题专家芒努斯·兰斯托普说,如果在以军士兵被绑架之初,以色列就通过外国情报机构和真主党接触,设法通过谈判来解决人质问题,也许就可以避免目前的大规模冲突。
兰斯托普说,为解救两名人质,以色列付出20多人丧生,上百人受伤的代价,并在黎巴嫩造成上千人惨重伤亡。这样的“反恐战争”是否值得,今后发生类似事件是否可以通过秘密谈判解决,以色列当局应该慎思。
冯俊扬(新华社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