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老红军知多少?
记者胡成 桂林
核心提示
在鄂老红军有多少?
省政府休干办主任成末贵说,1980年该办所属老红军近100人,目前只剩3人,年龄都在90岁以上。
省军区老干办主任刘年生说,1992年,省军区所属老红军共有103人,目前只剩27人。
据介绍,地方老红军都享受副厅以上待遇,月收入都在三四千元左右,医疗费用实报实销,而军队老红军则享受大军区副职以上待遇,条件更好一些。
在汉的许多老红军住在干休所里,武昌元宝山干休所(又名“红军村”)便是最著名的一所。这是1963年周恩来总理从党费中拔出300万元修建的。
老红军是国家的功臣、党的财富。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几位在鄂著名老红军。
“百岁老红军”王盛荣
曾任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的王盛荣,是我省老红军中最年长的老寿星,子孙们才给他做了百岁大寿。
王老出生于武汉一个工人家庭,1925年他18岁时投身革命,之后,党中央派他赴苏联学习。在长征途中,他被任命为中央青年部部长,胡耀邦同志曾是他的部下。
在文革中,王老被康生打成“苏修特务”而入狱,经历了11年的铁窗生活,其中被批斗190多次,他在全省70多个县市挨过批斗。
1986年,专门为老干部治病、疗养的武汉梨园医院建成,王老和他的老伴、老红军赵明珍就一直住在这里。
据省老干局同志的介绍,他们每年的医疗费用是三四十万元。
7月1日,是党的85岁生日,王老的儿孙们来陪老人“过生日”。
坐在轮椅上的王老左腿空荡荡的,原来,1946年一个战士不慎走火,击中王老,导致高位截肢。
王老的女儿王小齐说,几年前,王老常和老友打麻将,思维敏捷。近几年,老友们都陆续离开人世,在没有麻将的日子里,他的思维变得迟钝了。
近几年,王老的大女儿、老伴分别去世,子女们怕王老经受不起打击,一直瞒着他。
王小齐说,王老的月收入是4000来元,开支之后还略有节余。
记者看到,病房墙上挂着一张照片,是延安时期王老与胡耀邦等人的合影,那是一群风华正茂的年青人。
“一代名将”孔庆德坚持反腐
95岁的孔庆德将军,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湖北省委书记。
1955年,孔老被授予中将军衔。据广州军区武汉首长服务处的同志介绍,在我国长江以南,当年的中将惟有孔老一人健在,全国也不到10人。
孔老是山东曲阜人,虽系孔子的七十三代后裔,却家境贫寒。1931年,他加入红军队伍。
1935年长征途中,孔庆德不幸被子弹打穿肺部。他硬撑着走过雪山草地,途中还坚持带领部队打仗。
孔老住在武汉美丽的小洪山下一座院落里,有5名战士为他服务。
孔老密切关注时事,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难怪当年周总理称之为“孔大炮”。
他崇尚艰苦朴素。他说,饥饿是长征途中的最大敌人,连朱德总司令都采野菜。前不久,他专门让警卫员挖来野菜,让子女和工作人员品尝,提醒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他尤其强调反腐败。前年,首长服务处组织书法比赛,他因为右手有枪伤,请人写了一幅字:“反腐到底”。
他回忆说,有一次,红军打土豪杀猪,连长、指导员私自把猪下水煮着吃了,被领导处罚扫地数天,这就是当年的反腐败。
他说,当年参加红军时,共产党还是秘密组织,但战士都知道,打战冲在前面的一定是共产党员。
他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决定民心向背、国家兴衰的关键。
“希望工程老红军”程勇
程勇曾任省公安总队总队长,他并没有满足于颐养天年,虽年届九十,还在奉献。
自1993年以来,程老以“一位老红军”的名义,每年捐助1500元,帮助3名失学女童,至今已有42名女童重返校园。程老成为我省“希望工程”捐助时间最长、年龄最长的人。
2000年,在“爱我母亲河”造林活动中,他又捐献1200元,成为我省第一个认捐者。
程老告诉记者:“我要为这两项公益活动每年捐助2700元,雷打不动,直到天年”。
程老为何热衷于“希望工程”,他说,他出身贫寒,曾是一个文盲。后来,他发愤努力,从“识字班”开始学习,现在他已经能读书看报了。
在省军区珞珈山干休所的小楼里,记者见到了穿着草鞋的程老。他说,自己不算什么,他的四川老乡、老红军何太阳才是他学习的榜样。
何老曾任黄冈军分区副司令员,长征时他昏倒在路边,是毛泽东救了他的命。他的名字也是毛泽东取的,意在鼓励他向着光明前进。
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何老共向老区人民捐献20万元,而他自己却节衣缩食,直到他前年去世。
何老虽然享受正军级的待遇,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他一生只穿过一双皮鞋,他的老伴去世后火化,骨灰却装在一个纸盒里。
女红军姜萍是在鄂老红军中“最年轻”
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高干病房里,记者见到了85岁的藏族女红军姜萍,她是在鄂老红军中“最年轻”的。
姜老曾是川西高原的奴隶娃子,1935年,她一家人作为通司(藏语翻译)为红军带路,那年,小姜萍才13岁。
她的父亲和弟弟都牺牲在长征途中,她和母亲、姐姐走到了延安。
傅建长是姜老的小儿子,他说,他从两件事情上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其一:姜萍曾在一个贵族家里当奴隶,贵族家的少爷、小姐骑在她头上拉屎拉尿,她有时饿得偷吃猪食也被毒打。解放后,姜老回老家探亲,看到当年的贵族小姐睡在猪圈里,她于心不忍,告诉当地干部要人道对待。
其二:1950年,我军的日本籍女护士松尾要返回日本,她将女儿夏子托付给姜萍。姜萍出于伟大的母性,把夏子收养,并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保护这个特别的女儿。
记者见到了姜老,她已患上严重的老年痴呆。
傅建长说,姜老连藏语都忘了,只是在睡梦中还说藏语、唱藏歌。
奇怪的是,姜老慢吞吞地问记者:“牲口拴好了没有?”
傅建长解释说,她的思维已处于失控的状态,她常常回到在奴隶主家里的时候,那时牲口是重要的财富。
离休前,姜老只是一位普通的军队干队。此前,姜老的月收入是4000多元,今年7月份涨工资,一下提到7000多元,儿子傅建长说:“用不完,用不完”。
《楚天都市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