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帮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尾。
马帮头马斗发最喜欢领头马一黑和花花。
老马锅头脸上写满沧桑。
给马儿钉铁马掌。
本报记者 胡利摄影报道
明天,一支有着99匹优质滇马的云南大马帮,将沿321国道进入广州地界,赶马的29名马锅头个个剽悍精明。每匹马都驮有重达36公斤的货物,总重量为4吨。马帮要途经19个省市128个县到达北京,历时约8个月,还将在穗完成“茶马古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马帮特意挑选了具有14年从业经验的骏马为领头马,路途中,有三匹马被马蜂刺倒在地,经兽医连打3天吊针幸免于难,整个马帮因洪水突袭差点全军覆没……
99骑寓意九九归一
一支来自云南的大马帮悄悄现身广东境内。记者前日在321国道肇庆段看到它们时,由99匹马组成的马帮,正休憩于一个废弃的加油站,色调不一的马全是体形较小、四腿结实的滇马。一见树脚或别的凉爽处,马儿都纷纷挤到一起乘凉,彼此用嘴亲着面颊,也有被苍蝇蚊子叮得脊背发痒的马,不顾一切躺在烈日当空的草地上反复打滚。
马锅头(对马夫的尊称)卸下的马鞍,在草地上摊了一地。马鞍上镶挂的箱子里,装满了普洱茶饼,以及马锅头的碗筷和水烟筒。马锅头穿的是便服,他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块抽烟、聊天,有的赤着胳膊睡在马鞍堆内。一辆急救车和一辆运载马饲料的货车,停靠在就近的公路边上。
负责马帮管理的老杨说,99匹马寓意“九九归一、返璞归真”。马帮于今年4月2日从西双版纳出发,一路弘扬茶文化,拟途经19个省市128个县在年底到北京,广州是最重要的一站。为圆满完成行程,他们除开有急救车和饲料车外,还准备了一辆后勤保障车,专门为马锅头提供一日三餐。每匹马都驮有36公斤普洱茶饼,总重量为4吨。99%的马锅头是哈尼族、彝族与傣族,其中哈尼族马锅头占了绝大多数。马帮有50多人,其中马锅头29人、保安员5人、司机5人,“是一个地道的大马帮,比起古代大马帮毫不逊色”。
茶马古道对接丝绸之路
“得知本月18日‘哥德堡号’船要到广州,我们想完成茶马古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老杨介绍,马帮驮着的普洱茶,每到一地都要进行拍卖或义卖,所得款项会捐给当地扶贫部门用于济困。但到广州,其意义不仅于此,“哥德堡号”早在18世纪就与中国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要将3000饼优质普洱茶,送给“哥德堡号”并随其返航。
马帮日行30公里
马锅头们自豪地告诉记者,滇马身形虽矮小,奔跑速度也不快,但它耐劳负重,很有耐力。于30公里之内其速度比蒙马、国外马、大宛马都差,而到50公里之后却仍能保持原有的速度,并越跑越有精神。山地骑兵作战中滇马比别的马种更显灵活,与之有一拼的唯有川马。一路上,他们只需用小刀为每个马蹄剃干净老茧,再为马蹄分别钉牢铁马掌就行了。
很少出远门的他们,自粤桂交界处进入广东,即看见宽阔的水泥路或沥青路越来越多,令他们大开眼界。
踩点安营席地而睡
遗憾的是,忧虑也由此滋生,因马蹄长期接触发烫的水泥地面,乃至接触了发软的沥青地面,马的腿脚极有可能受伤,会影响马帮开进的速度。于是,马帮每天仅轻松地走30公里路,有的地方得大幅度绕道。
众马日消耗350公斤玉米,每匹马每天至少要吃3.5公斤。马锅头采取逐路踩点安营扎寨的办法,保证马帮队伍“不出事”。每天早上一开路,他们即会派人到30公里外的地方踩点,探访可供马帮囤居的地点。午饭和晚饭,后勤保障车会准时送到马锅头身旁。伴随一声“开饭罗”,马锅头会自马鞍架上取来碗筷,随意排成一溜队伍就地打饭菜。
午休约为4小时,休息前,马锅头会将马背上笨重的马鞍取下,“让马也安逸安逸”。晚上到了露宿地,马锅头会花40分钟撑起顶顶帐篷,枕着一地露水睡觉。睡不着觉的马锅头,便坐在帐篷外的空地上喝几口白酒,或对着树影月光放声吆吆唱民歌。
按传统习俗祭酒而行
今年43岁的马斗发是马帮头,赶马赶了26年。此次带领马帮出门,马斗发带上了20岁的儿子马才华,父子俩到年底共有约7万元的收入。马斗发表示,他们一直在缅甸、老挝边境上赶马,运送茶叶、盐巴等物,每月也有三四千元入腰包。带着儿子走天下不光为赚钱,还想让儿子看看国际化大都市的景致。
马斗发的优势是沉着活跃,“众马锅头比较服他”。有马锅头介绍,多年前,马斗发带领一个马帮经过中缅边境的原始森林,突然遭遇了森林大火。大火在马帮面前拦成一片火海,令所有的马不由自主地发出嘶鸣。因马驮的货物必须按时交接,绝不能等到火势被控制住了再开进。马斗发稍做思考,便“传令”大伙把马帮后撤数十米,再由他亲自牵着一匹匹马绕过火场,“结果无一人马受伤”。
“从业经验丰富、听话和跑得快,是领头马的必备条件。”马斗发为了带好此次的马帮,专门挑选了自家的一黑和花花做领头马,跟两匹马的头部分别挂上了大红花,一黑已在马帮行当干了14年,是马锅头公认的“老资格”。
临行前,马斗发按照传统习俗祭酒而行——在家门前的道路上摆上两只鸡、一只鸭、三个鸡蛋、一碗饭后,再将美酒虔诚地洒在地面,不断念叨“平平安安去平平安安回”。回家了,却不用搞任何仪式。
40岁的汉族马锅头翟荣华,亦抛家别小的来赶马,成了该马帮唯一的“汉人”。翟荣华说,别的马锅头基本上都是马帮的后代,甚至有的马锅头爷爷的爷爷就是马帮成员。他的父亲曾是武装部骑马送信的通信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马锅头。
马帮险遭洪水吞没
马帮最大的敌人是炎热的天气,入广东后“几乎天天有马锅头生病”,“因水土不服导致的中暑、发高烧时有发生”。最近两天,马帮里有8人患类似的疾病,“以至于山歌也没有人唱了”。负责后勤的杨丽华等人说,要是无多人生病,她们肯定会在帐篷边载歌载舞,表演独具匠心的少数民族节目。她们希望进了广州城,马锅头的状态都非常好,以便适时穿着民族服装展示马帮魅力。
三匹马被马蜂扎伤
马锅头们忆起刻骨铭心的两件事总是心有余悸。今年5月的一天,马帮到了普洱地域的一片树林。在大家将马匹拴上树干的过程中,猛地从一处草丛飞出上千只马蜂,伴随着尖利的叫声扑向人马。群蜂穿过厚密的树叶,发出“嚓啦啦”的声响。见势不妙,马锅头急忙护住头部躲藏起来,有三匹马却遭发狂的马蜂乱刺。待蜂群散尽,受伤的马均“扑通扑通”倒在地上,一病不起。马锅头找来兽医为马各打了三天吊针,病马才逐渐恢复生机。
随即,从弥腊县到文山江边镇的土路上,马帮遇上了倾盆大雨。雨中,路前方迅疾塌方,马帮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奔腾不息的河流。见无法前行及扎营,马帮准备后退。然而没退多远,始知退路照样因塌方被堵死。进退两难,马帮只得找河边的一处高地撑起帐篷。是夜,湍急的河水越涨越高,把马锅头给浸醒了。顿时,马锅头呼声四起,纷纷牵着马找安全地带逃命,帐篷在眼皮底下被洪水冲走。
整个马帮差点全军覆没之际,有的马独自窜进了山林,一眨眼就消失在夜色中。次日,几名马锅头翻过塌方乱石,找到一个工地要求救援,“说了一大堆好话,工人开来挖掘机开通了道路”。马锅头循马蹄印找到山林深处吹了几声口哨,那些迷途的马才慢慢回到了主人身边。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陆地区和边疆游牧地区做茶马贸易的古交通线,被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云南马帮有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悠久历史。运行范围对内主要是滇、藏、川,对外达印度、尼泊尔等,还涉及到东南亚、西南亚和南亚的一些国家。而“哥德堡号”1732年来广州的航线,即是世界航运史和经贸史上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