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15日,红25军指战员共3400余人到达延安永坪镇,次日与刘志丹率领的红26军会师。
2006年7月20日下午3时,在看到210国道旁的路牌上出现“延安”二字时,我摇下车窗,冲着远处的群山,使出全身力气大喊一声:“延安,我来了!”
我已无法知道,红25军和红26军里第一对碰面的战士都说了或做了什么,但我相信,他们的激动,决不是71年后的我可以比拟甚至想象的。 三要司、庾家河、板桥镇……在这些很难在地图上找到的地方,红25军一次次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却一次次化险为夷,甚至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还成为一支长征结束后实力比原先更强的红军队伍。
那种激动,是获得胜利后的激动,是肩负起更大责任时的激动。
在永坪镇,会师后的红25军将士开始踏上新的征途,而我,却已接近了此次行程的终点。当我踏上永坪镇的土地时,半个多月来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心中有些激动,也有些失落。怀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我朝着71年前红军会师的地方??永坪镇小学??走去。
永坪是个有40000多人口的大镇,虽然和我这一路上看到的不少乡镇一样被群山环绕,但这里却是一片繁荣景象??我甚至看见了一辆帕萨特出租车。
镇中心有两条交叉的街道,开满各种店铺。当地负责人介绍,去年该镇人均年收入达到3500多元。
学校在镇政府西面大约1公里处,占地10多亩,教学楼是崭新的,平坦的操场正中有一座学生造型的雕塑。
延川县党史办负责人指着学校大门说:“当年红军会师就在那个地方,原来那里有两间瓦房,徐海东和刘志丹就住在那里,但后来学校扩建,把房子拆了。”据介绍,这所小学是1927年建成的,1935年后曾多次改造。最近的一次是在2000年,原来的老房子早就荡然无存了。
在校园一角,我看到一个略显陈旧的宣传栏,透过灰蒙蒙的玻璃橱窗,依稀可见3张发黄模糊的照片,似乎是红军将士在一孔窑洞前开会。
站在空旷的操场上,我望着那座雕塑,眼前掠过71年前红25军万里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的一幕幕画面和英雄的面容……
特派记者 刘尧 发自陕西延安市 后方统筹 吕宗恕
?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