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三天的集中整治,枣阳路这条“大学生练摊街”上的无证摊贩们被全部取缔。
记者调查发现,暑假开始后,上街练摊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除枣阳路外,沪西工人文化宫附近、鲁迅公园门口等闹市区的地摊上都出现了大学生的身影,他们大多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 一些练摊大学生告诉记者,选择上街摆摊是想挑战自己的人际交往和应变能力。教育专家表示,练摊、创业、勤工俭学都是接触社会的一种形式,可以帮助他们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除了企业应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外,大学生们主动到社会上打拼也应合理合法。
本报记者 罗水元 陈轶珺 沈蔚 实习生 戴玮 贾非商
现场采访
亲身体会挣钱不容易
一块大约2平方米的帆布,十几件从七浦路批发来的T恤,这是小许每晚做生意时所有的家当。她的服装摊就摆在中山北路上的909车站旁,前晚记者见到小许时,她刚开始一天的生意。
手拿一本英语词汇手册,没有生意时就背单词。“我家在兰州,家境不太好,来回路费也贵。所以每到暑假,我几乎都留在上海勤工俭学。”过完这个暑假,小许就要升入大四,她准备考研。“外出打工怕影响复习,在同学的建议下,我想做点小生意。用自己积蓄的几百元钱,批了点衣服。头一天出来摆摊时,还有点不好意思,怕遇见熟人。”
小许称,她本来在枣阳路摆摊,但最近那边城管管得紧,只能到这里摆摊。“人气差很多。”在记者采访的15分钟内,基本无人光顾小许的摊位。小许叹了口气:“扣除成本外,我每天赚到的钱,只是和生活费持平。但摆地摊更能亲身体会到挣钱不容易———有时和其他小贩为抢地盘而争吵,有时会收到假钞。”
就怕被逮着告诉老师
记者随后来到枣阳路,据小许称,原来这条街上摆满了小摊,60%以上都是像她这样的练摊学生。前晚整条枣阳路上已没有一个小摊,取而代之的是满街的城管队员。
在路边的弄堂内,记者找到了背着货品等候着的上海理工大学学生王浩(化名),他想等城管离开后,能再做点生意。他告诉记者,开始时对摆摊挣学费抱很大希望,但一段时间下来,他发觉一天要挣50元钱也很不容易。
王浩家在云南,暑假第一天,他就开始打听进货渠道,由于本钱仅300多元,经多方比较,他最终从城隍庙进了一批小饰品,后来又在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进了几件女性服装。
“生意太难做了!”他介绍,这段时间每天都是清晨到批发市场上去淘便宜实惠货,然后赶到枣阳路去卖。他说,最担心的就是被城管逮着后告诉老师,“那样很丢脸的。”
“我也不想违法做生意。”王浩说,他来练摊除了挣点钱外,就是想有点社会经验,他认为目前大学生勤工俭学太难,希望社会能提供专门的实训基地。
毕业后想开家服装店
上海师范大学日语专业的小李已另辟蹊径:“城管管得紧,我就靠电话联系老客户。生意是要差很多,但是人能轻松点。”小李在枣阳路上练摊已有三年多。他主要经营“哈日”的服装和饰品,货品来自一家日资企业。她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了解日资企业的运作模式,便于毕业后找工作。小李几乎每晚都在枣阳路上摆摊。“练摊不需要多少成本,靠自己的力量赚点零花钱,很有成就感的。”她打算毕业后自己开服装店。
新西宫的“学生老板”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二学生小刚进大学不久,就和女友合资在学校附近的市场开了一家服装店。昨天下午,在新西宫服饰礼品市场三楼的一个角落里,记者找到了小刚的服装店,四五平方米的店铺内,挂满了时下流行的T恤。小刚告诉记者,这些衣服绝对是今夏最新款,是他前两天刚从外地厂商处进的货。
“平时要读书,服装店全靠爸妈打理。除去一个月3000多元的房租,每月还能有几千元的收入。”经过一年多的打拼,小刚积累了不少经验及经营理念。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将继续经营这家小店。
据西宫的店主们透露,西宫门外以前也有不少练摊学生,近期城管管得严,大家都不敢出来。而像小刚一样的学生老板在西宫至少有二十多家,不少都是几个同学合资经营。
新闻背景
政府提供实训岗位有限
目前,除了市劳动保障部门在暑期为大学生们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训机会外,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公共实习平台很少,虽然有些企业愿意招收实习生,但入门条件颇高,且大部分岗位都只对大四学生敞开大门。
记者了解到,市劳动保障局下属的公共实训中心,今年暑期推出的实习岗位有700多个,而报名咨询的学生有近千人,实训中心不得不延长实习时间。与此同时,不少政府部门如街道、居委会每年都会招收十几名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参与挂职锻炼,而各个学校也会提供一些实习信息,或者想出一些课题,作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但这些岗位都有限,尚无法满足四五十万在校大学生的需求。
记者调查
学校安排的实习机会太少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多数学校都要求学生在本科四年内必须有2至3次的实习,实习将与学分直接挂钩。但除了医学、法政、师范等院校有统一的实习分配外,其他学校提供给在校生的实习信息都非常少,大部分学生从实习开始就必须自找机会。
记者采访了一些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外贸学院的学生。据反映,学生勤工俭学或暑期实习,首先想到的是找父母或者老师推荐;其次是到各校的BBS上去看看,上面一般有学长学姐发布的信息;一些大学生就业招聘网的信息也比较集中。
同济大学的就业信息网在上海的大学信息网中一直以信息量大,提供职位多著称。记者昨天在该网上看到,尽管其招聘职位数(包括实习)达到8240个,但与显示的学生需求量24572人相比,还远远不够。
上海外国语大学职业发展协会的周骏告诉记者,上外实习的信息主要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暑假前统一发布,一般能提供约200个岗位,这些岗位主要是由企业要求学校发布的。但与全校6000多人相比,“只能解决一小部分学生的实习”,而且这些岗位不一定都是带薪的。他说,学校的就业中心主要是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指导。而上外家教中心的老师表示,学校暑假只为学生提供家教信息,勤工助学已经全面停止了。
记者登录不少学校“官方”就业信息网,发现这些网站主要发布就业信息,实习岗位很少,如7月份东华大学发布了7个实习岗位,上师大只有4个。
虽然不少学校都面临实习岗位缺乏的问题,但也有学校为此想出妙方。如今年暑假,工技大的学生就不必为实习头疼了。因为学校与150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合作”项目,专门针对该校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工技大每个本科生每年要利用6-8周的假期到这些企业实习,今年该校参加“产学合作”的学生超过7000人。
城管说法
希望大学生配合我们执法
对于枣阳路练摊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普陀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一方面对大学生们表示同情,但另一方面,作为执法者,执法时还得一视同仁,他们希望这样的执法能得到大学生的理解,并支持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不再做无证摊贩。
普陀区城管大队第六分队介绍,已查到的练摊大学生中,既有本市大学生,也有外地大学生,其中尤以老家在偏远地区的较多,被查后,他们都以勤工俭学为由,希望城管部门“网开一面”。
“无证练摊是违法的,勤工俭学也不能违法。”有关负责人说,他们也理解不少大学生尤其是偏远地方的孩子上大学很不容易,练摊除了想赚点钱,更多的是想了解社会锻炼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摆摊就可享受“特权”。
让城管部门感到遗憾的是,一些练摊大学生面对城管执法摆出了一副“无厘头”状态,“我们希望他们能配合我们执法,不要无理取闹。”
有关城管负责人透露,考虑到大学生的知识层次与身份,他们一般都先讲道理劝说,而且,相对其他无证摊贩,语气都会柔和一些,对于那些不听劝告的学生,会在采取强制措施的同时好言请他们到城管办公室进行教育,“一般情况下,只要他们认错,并承诺不再摆摊,东西一般都会还给他们的。”
专家评述
各行各业都应开设大学生“练摊地”
华东师大校长俞立中表示,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多元化的,不能武断地单论这种形式好或者某种形式不好。只要认清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就能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有利于成长的经验。
对于大学生练摊的行为,俞立中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只要不影响学习,不做违法的事情就可以。他认为,学生能够自己走出去寻找锻炼机会,比学校“安排”岗位可能意义更大。现在独生子女居多,“靠父母,靠学校”的依赖心理普遍较重。通过社会实践,能或多或少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同济大学团委书记考书健老师表示,如果说教学内容是刚性的,那么“第二课堂”就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强行约束学生采用哪种形式。无论是练摊、勤工俭学、创业还是其他社会实践,都是学生走出象牙塔,开始接触社会的形式之一。学生社会实践不能单靠学校,各行各业都应该为他们开设“练摊地”。
(记者 胥柳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