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开裂,汽车难行
在30年前唐山地震时,辽宁省专用通信局副局长陈朝范,曾带队紧急奔赴唐山抢修通信线路。7月22日,陈朝范副局长回忆起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奔赴唐山
1976年7月28日上午10时许,当时担任沈阳市电话局二分局副局长的陈朝范,突然接到上级通知:指派他担任“辽宁通信赴唐山抢修组”组长,立即奔赴唐山抢修震毁的通信线路。陈朝范立即挑选了20余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精兵强将,火速向唐山进发。
列车行驶到一座大桥前时,人们发现铁轨已经变形。为保乘客安全,列车司机通知乘客,下车步行过桥,他将列车开过桥后再上车。到达昌黎后,列车实在无法前行了。陈朝范看到,满目断壁残垣,铁轨折断弯入河中。他们乘坐当地政府派来的汽车,向唐山行进途中,公路上布满五六十厘米宽的裂缝,汽车在裂缝中艰难穿行。到达唐山机场后,陈朝范他们看到,偌大的唐山已经荡然无存,成为一片废墟。
架设线路到达唐山后,陈朝范将大家分成两个组,一组架设50门交换机,接通指挥部与其他抢险部门的电话;另一组架设线路,恢复机场到唐山地委的通讯,陈朝范带队架线。
架线途中,唐山已经没有明显建筑和参考线路,他们全凭指南针所指方向,一步一步摸索架线,一直架设了4公里线路。唐山已经没有挂线的电杆、建筑物,他们只能将电线挂到树上。一次,他们在两棵树上刚刚绑好备复线,树木就倒下了,他们只好重新捆绑。还有一次,他们将备复线绑在一个残缺建筑物横梁上后,人们刚刚离开,横梁便轰隆隆坍塌下来,倒塌的横梁距离他们仅有两米,陈朝范不由得惊呼一声“好险!”
在唐山抢修通信线路中,陈朝范他们饿了啃干粮,渴了喝雨水,不少职工水土不服拉肚子,依然坚持工作。他们面对危险和困难,终于完成预期任务。1976年7月29日,通过陈朝范带领的“辽宁通信赴唐山抢修组”架设的通信线路,唐山政府有关人员终于拨通了中央通讯指挥部电话,向党中央汇报了唐山地震受灾情况;同时,地震后的唐山人民,第一次听到了来自党中央和全国各地的声音。
昌黎抢修
7月30日,陈朝范再次接到命令,立即带队赶到昌黎,铺设辽宁省抢修指挥部与各分指挥部之间的线路。他们赶到昌黎后发现,昌黎至沈阳的一条线路出现了故障,他们立即巡线排查,昌黎的一位老通讯线务员始终陪同他们巡线查找故障。一路上,这位老通讯线务员一直默默无语,与陈朝范在一道工作了两天,却没说一句话。线路故障排除后,有人告诉陈朝范他们,这位老通讯线务员的两名亲人,在地震中不幸罹难,他忍受着巨大悲痛坚持工作。
在这位老通讯线务员敬业精神激励下,“辽宁通信赴唐山抢修组”职工们一鼓作气,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终于接通了沈阳至昌黎的通信线路,确保了辽宁、沈阳与唐山、昌黎灾区的通信畅达。
怀念唐山
一周后,陈朝范带领的“辽宁通信赴唐山抢修组”完成了预期任务返回沈阳。“辽宁通信赴唐山抢修组”职工、共产党员王文宽受到沈阳市表彰;陈朝范荣获了“人定胜天”奖章。
回忆30年前唐山地震抢修通信线路的往事,陈朝范副局长感慨万千,他珍惜当年人们的牺牲奉献精神、高度的责任感;他真想再到唐山看看如今的新面貌,感受一番30年前的心境。本报高级记者邱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