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史》激情地记录下了《纽约时报》的功绩:“他挑选的男男女女使得时报成为一个社会的公共机构。他将时报推上了美国居于领导地位的报纸的轨道。”如今,人们将《纽约时报》称为“一大团本着良心、带着权威、臃肿不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加拿大纸浆”。
1.读者认为老的宽度实在浪费。报纸瘦身已经成为显示自己有效率的仪式。《纽约时报》自己的报道说,报纸瘦身是因为印刷价格上涨、互联网拉走了报纸的读者和广告客户
7月17日晚,《纽约时报》宣布,他们计划将版面宽度缩小1.5英寸(11%)。第二天,《纽约时报》的股价从每股23.18美元下跌至22.67美元,跌幅为2.2%。
在宣布瘦身的联合备忘录中,主编比尔·凯勒和时报总裁Scott都说,瘦身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凯勒还说48英寸是正在形成的行业标准。确实是这样:读者认为老的宽度实在浪费。报纸瘦身已经成为显示自己有效率的仪式。
新的版式从2008年4月开始之后,《纽约时报》将关掉爱迪生印刷厂,800个印刷厂的职位会削减掉250个。凯勒在备忘录中说,之所以当天很晚才宣布瘦身的计划,是为了能够在印刷厂的职工夜班交接班时先告知他们这一消息。
《纽约时报》自己的报道说,报纸瘦身是因为印刷价格上涨、互联网拉走了报纸的读者和广告客户。但是这种关联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在这个事情上,它们甚至没有关联。有人指出,目前的报纸印价其实低于历史最高价格。
“一个很赚钱的公司将要关掉它1992年建设的工厂,那时建设这样一个可以印刷彩色图片、图表的印刷厂被视为采用新技术的战略远见,现在它却成了需要减缩的开销。800个高薪水蓝领职位将随之消失,其他管理和专业职位会受到保护。本来这样一个消息会登上《纽约时报》商业版的头条,被连篇累牍地加以报道,他们会说蓝领工人成了布什政府的牺牲品,有权有势的CEO却会得到跟其利润和股价不相称的补偿。如果豪威尔·瑞恩斯还在担任主编,他会要求对此做40篇报道。但是现在这个有问题的公司正是《纽约时报》。”比尔·凯勒对美联社说,为了生存下去,报纸采取瘦身而不是裁员的方式,这样不会太痛苦。新泽西印刷厂的蓝领工人根本没被精英主义的《纽约时报》视为自己的同事,甚至连凯勒在曼哈顿的同事也好不到哪儿去。《纽约时报》在大都市的发行量自1993年以来下降了27%,1993年为75万份,现在它55万份的发行量在纽约市排在第三位,落后于《纽约日报》(68万)和《纽约邮报》(66万)。
2.虽然版面窄了11%,但是报纸将增加页数,因而总体空间的减少不会超过5%,但《纽约时报》会砍掉哪5%呢?
瘦身并不是对报纸印价的市场波动做出的反应。这是纯粹的削减成本。如果《纽约时报》将版面缩小一半,就可以减少一半的印刷成本。要想省到极点,干脆不要印报纸了,好好办网站呗。
凯勒向读者保证,虽然版面窄了11%,但是报纸将增加页数,因而总体空间的减少不会超过5%,凯勒说:“鉴于目前报纸文章中的水分和多余成分,我确信,拥有优秀的编辑再加上一点点时间,我可以从每天的报纸中取出5%,仍能让它变得更好看。”
时报的一位高层雇员说:“大家听了之后感到非常不爽。什么东西都可以挤掉5%。他们一直都这么说。这对那些干实事的人来说是一种侮辱。”
报纸的工作人员不像其版面那样可以任意变化。比如两版的社论和评论版就无法立刻另外增加四分之一版,来弥补其3英寸的缩水。社论版编辑盖尔·柯林斯说她的部门还没有针对瘦身制定具体的计划。“我对这里的人说,对于不远的将来要担心的事情,瘦身绝对排不到前25名以内。”餐馆评论员弗兰克说:“如果这是一个我们现在需要进行的现实的调整,我想我们都不会有问题。”
《纽约时报》会砍掉哪5%呢?报纸目前的口号“AlltheNewsThat’sFittoPrint(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一共31个字母,削减5%之后就是这样了:“AlltheNewsThatFittoPrint”。
一位都市版编辑说:“你要知道哪些部门吃香。对《纽约时报》来说,吃香的是报道黎巴嫩、伊拉克和华盛顿的。《纽约时报》不是因为我们怎样报道了新泽西的枫林市而出名的。”
3. 18世纪初,英格兰开始按版面数向报社征税。为了少纳税,报社将版面变大、变少,于是出现了现在这样的大报
近年来,全球报业的“小报”风潮从新西兰、澳大利亚一直席卷到阿根廷大草原和欧洲的各个角落。其实报纸的雏形就是小报。17世纪,报纸只有今天的书本大小。18世纪初,英格兰开始按版面数向报社征税。为了少纳税,报社不得不将版面变大、变少。
1830年左右,小报开始回潮。一是为了迎合城市读者在公共交通系统上读报的需求。二是报纸开始大量刊载治安、娱乐和体育方面的新闻。只有在出现小报之后,市井新闻才会登上报纸的头版,配上有视觉效果的图片,图片的重要性开始赶上了文字。
2003年秋天,报界再次注意起小报来。当时伦敦《独立报》为了应对发行量危机,开始出版大报、小报两种形式的报纸。《独立报》的主编西蒙·凯尔纳曾经说:“报纸是唯一的由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来决定其尺寸和形式的产品。”不到两个月,有218年历史的《泰晤士报》也开始大报、小报一起出。半年之内,小报就明显比大报更受欢迎,两家报纸遂放弃了大报格式。《独立报》改版后发行量上升了15.5%,这个涨幅被认为是不够正常的现象,比较合理的是《泰晤士报》4%的上涨幅度。当然,有人没忘记强调,即使在没有地铁的乡间,也是喜欢小报的读者更多。《独立报》和《泰晤士报》改版成功,不仅是因为他们采用了读者更喜欢的小报版面,还因为他们的编辑改善了内容和叙述方式,让报纸更有趣,读者更容易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4.广告商认为,小报版面只有大报的一半,广告费也就应该只有大版的一半。报纸则辩称,小报上的整版广告跟大报上的整版广告效果是一样的,广告商应该付一样多的钱
欧洲和其他地方的广告商不像读者那样热衷小报。广告商认为,小报版面只有大报的一半,广告费也就应该只有大报的一半。报纸则辩称,小报上的整版广告跟大报上的整版广告效果是一样的,广告商应该付一样多的钱。
瘦身后,欧洲报纸的做法是打折,小报广告的价钱是大报的78%。美国报纸广告收入将会减少更多,因为美国报纸85%的收入都来自广告,欧洲报纸相对来说要少一些,广告收入占其全部收入的60%到70%。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的增加可以弥补广告收入的减少。瑞士一家叫《LeMatin》的报纸改版后失去13%的广告收入,但两年半后,读者增加了12%,弥补了损失。
因此在瘦身问题上,欧洲报纸可以比美国报纸冒更大的风险。这么说来,北美报纸所采取的大胆的改版动作就有些令人吃惊了。“欧洲报纸是靠卖报纸挣钱的,美国报纸则是靠广告挣钱。因而美国报纸里总是夹着丑陋的广告页,欧洲报纸则做得非常漂亮。美国的广告商也就希望自己的广告出现在大报上。莎士比亚不是说过,玫瑰即使换一个名字也依然芬芳,报纸变小之后,用委婉语也还散发着难闻的气息。”
报纸变小对美国人来说有一道心理上的屏障。连英国的大报在瘦身之后也不会称自己为“小报”(tabloid),而是用“紧凑”(compact)一词。“‘小报’听起来档次比较低,散发着血腥、色情和饕餮的气息。‘紧凑版’则让人们想到迷你奔驰车、迷你美洲虎攻击机”。跟英国人比起来,美国人更严肃,更舍弃不了大报。
英国报纸总是有自己的观点,因此很有趣,有时也会惹恼人。英国报纸的读者越来越浮躁,要求越来越高,报纸不得不加倍努力,做出自己的特色,让报纸在报摊上更加抢眼,做出自己的评论以吸引消费者。过去英国人倾向于终生只看某一家报纸。老朋友见面问你看什么报纸,马上就能知道你的政治和文化观点。然而如今,英国人对报纸的忠诚正在改变,几年前《电讯报》的读者转而投奔《泰晤士报》,因为后者削减了成本,开始打价格战。《卫报》偷走了《独立报》的读者,后者改成小报后又把读者抢了回来。链接
Size经济
路内
任何行业都有其秘诀,也就是所谓的Key。了解了Key,你就能进入与业内人士深入扯淡的境界。Key未必是我们常说的品牌管理,也未必是USP(独特销售主张),它可能来自任何一个角落,比如,虚假广告(保健品),医生红包(药品),投资(IT业),以及如何瓜分投资。
今天,如果你想和一个媒介经营人士深入扯淡的话,必定无法避免如下重要的话题:传统媒体的生存状态。这个重要话题的重要案例是:7月18日,《纽约时报》宣布,其版面宽度将从现在的13.5英寸缩小到12英寸(1英寸=2.54厘米),即宽度缩小了约3.8厘米。很不幸,如今报业经营的Key,竟然是它的Size。
以下实例可以证实上述论点:2003年到2004年期间,英国《独立报》与《泰晤士报》发行量锐减,减多少?分别是50%和24%———如果是炒股的话,这个负增长已经足够某些人去跳楼了。两报实施瘦身运动之后,版面规格缩减,发行量回增,“报纸变小,生意就好”———这就是报业的Key,《纽约时报》并不是弄潮儿,它是在赶末班车。
Size当然是致命的。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对于手持的日用品,通常会倾向于它变得窄长,理由很简单,人体本身就是窄长的,只有螃蟹才会喜欢阅读又宽又扁的报纸。摊开将近0.7米宽的报纸,想想它在拥挤的公交车和地铁上展开阅读,会是什么情景。地铁里,除了流氓和小偷,没人会乐意把手伸那么长。我们这个时代经历了从四喇叭录音机到随身听、CD机到MP3、大哥大到蓝牙、草纸到卷筒纸的种种变迁。Size创造了这个时代,Size是产业神话的源头。一次轻微的改变就能导致蝴蝶效应。
实用性和竞争性决定了报纸必须向小版面发展。每个做广告的人都知道,一个消费者平均每天将会接受到1500条广告信息,他们已经成为信息轰炸之下的老油子。《裸猿》一书认为,人类生活环境发生巨变,而其进化状态还是停留在一万年以前,人类的大脑和小肠都跟不上现今生活的节奏,压力导致的胃溃疡成为老板们的常见病,接下来我们是否该定义一个“媒体信息痴呆症”呢?事实上,对于这种状况,报业的反应速度是最慢的:当今传媒领域中,电视与电台率先将栏目分割,其效应等同于报纸缩版;分众媒体把广告做到了电梯里,实质也是户外广告的瘦身运动;国内《COSMO》杂志早就发行过“随身版”,只有原来的一半大。
报纸的缩版趋势或许还能印证另一个猜想,即社会人群的生理老龄化和心理低龄化,0.7米宽的报纸实在是挑战那些拒绝长大的成年人的心理,以及骨质疏松的老头、老太们的生理承受能力。3.8厘米的缩水,对《纽约时报》来说是每年省下的4200万美元支出,这固然是真实的Key,但对读者而言,这并不重要。也许读者真的需要的是卷筒卫生纸一样的报纸,只可惜《纽约时报》不敢这么干而已。
1912年4月,《纽约时报》因为报道“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而声誉鹊起,联系到今天的被迫瘦身,简直像是一个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