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黯然神伤
7月2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一名男童参加反对以色列轰炸黎巴嫩的示威游行活动。
新华社/法新呼吁和平
7月22日,大约1000人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举行示威游行,呼吁结束持续多日的以黎冲突。
新华社/法新
截至7月23日,以色列与真主党的冲突进入第十二天,冲突一步步升级,已造成近300名黎巴嫩人伤亡。同时,以军宣布紧急征召5000名预备役士兵,加强在以黎边境的部署。以军大量坦克隆隆驶向北部边界。黎总统拉胡德21日表示,如果以军进攻黎巴嫩,黎政府军将参战。一切迹象似乎都表明,黎以冲突可能会扩大,不少人担心冲突会升级为黎以间的全面对抗甚至战争。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以色列的重拳出击,意在打掉真主党制造事端、提高身价、配合哈马斯抗以行动及策应叙、伊转移视线从而减轻国际压力的战略意图。以色列的多种考量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也有让以色列尽可能有效地打击真主党,从而“敲山震虎”、做给叙伊看的考虑。《华盛顿邮报》说,布什觉得这次黎以冲突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以色列在反恐中的巨大作用,假以色列这个靠得住的地区盟国之手,达到极大限度消灭真主党的目的,同时给与真主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伊叙发出强烈的警示信号。
正是基于此,美国对黎以冲突袖手旁观,并站在以色列一边,不但默许以色列频频袭击真主党,还在上周提前向以色列交付去年以军订购的100枚钻地制导炸弹。这种炸弹重5000磅,可穿透30米厚的土地、6米厚的加固混凝土,有“掩体粉碎机”的称号,以色列用它是为了对纳斯鲁拉等真主党领导人实施“斩首行动”。
直到本周,美国国务卿赖斯才准备到中东走一圈,但也不是为了劝架。赖斯公开表示,她此行不是为了“停火”,目的是要寻求长期的和平。这意味着,以色列对真主党的打击仍会继续下去,以色列《国土报》也说,以军地面部队进入黎巴嫩的作战规模和范围将会扩大。然而,黎以走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
首先,地区和国际的政治大气候都不允许中东再爆发战争。22日,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费鲁兹阿巴迪说,美以对黎巴嫩的袭击,是美国实施其大中东计划的一部分,伊朗将继续向黎巴嫩提供政治和外交支持,但不会以军事手段介入黎以冲突。国际社会也都反对冲突扩大,甚至连英国也警告以色列不要轻举妄为,认为“扩大冲突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呼吁以色列保持克制。
其次,对局势拥有话语权的美国也不允许事态真的失控。美国虽给以色列撑腰,但现在美被伊拉克局势所困,尚不具备开辟第二战场的条件,如果以色列行动过激,引起伊叙介入,美国便会陷入被动的地缘战略境地。所以,美会适时、适当地约束以色列的行动。
再者,战争不符合各方利益。以色列北部战事每天至少消耗1000多万美元,民众对战事的承受能力也很脆弱。而许多黎巴嫩人也希望局势会好转,游客会多起来,人们的生活会好过一些。事实上,近年来回到黎巴嫩的旅游者正在逐渐增多,黎不景气的经济严重依赖富有的海湾旅游者和海外的黎巴嫩人,他们每年都来此度假,使这里的饭店和海滩格外红火。战火再起,游客四散,吃亏的是黎巴嫩。
现在,以色列提出了停火的三个条件,并暗自通过德国与真主党就互释囚犯进行交涉。同时,真主党在遭严打之后,仍有向以色列发射火箭的能力,要求不设任何条件地进行谈判。双方的武力对决中,充满着政治气味。这也为事态朝着政治解决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
(本报开罗7月23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