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尊重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自由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7-24 2:53:56 ·来源:新京报
对我国来说,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经济问题,是在现代经济部门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让城市人口有工可做,让乡村人口可以转移到非农产业。 而就业岗位最主要的供应者之一,就是私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
但是,据最新一期《瞭望东方周刊》报道,从1994到2004年这十年间,全国有770万家个体户消失。这里面除了正常的生生死死,有一部分是因私人小企业成长的软环境不够理想而“非正常死亡”的。
在大多数国家,政府通常采取措施扶持小企业,有的时候这种扶持甚至变成了特殊的保护。应当说,我国各级政府对个私经营的发展还比较重视,法律法规为此而多次修改,政府也制订了很多鼓励性政策。因而,私人小企业在过去若干年还是有所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总是磕磕绊拌,而主要障碍恰恰来自各地政府部门自身。
一些政府部门违背了国家对私人小企业鼓励性政策的初衷,实施了不尽合理的、高成本的管制,由此导致个人创业门槛过高。公民要开办小商店,得花费很长时间,盖很多章,可能还得花不少钱。开业后,也得应付各种检查。绝大多数私人小企业的利润本来就很微薄,如此高的管制成本可能使人们不去创业,或者创业之后,不堪其扰而难以维持。
私人小企业面临的另一个成本负担来自垄断,尤其体现在资源性、基础性行业。垄断本身就排斥了私人企业的进入,使其丧失大量机会。进一步说,垄断导致企业必须依赖的服务的供应效率低下,私人小企业不得不支付很高的运营成本。这就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对比:垄断企业大赚其钱,私人小企业举步维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思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利于私人小企业发展的。有些地方政府官员追求政绩最大化,而上先进项目、吸引大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是出政绩的捷径。因此,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相应地,对私人小企业就没多大兴趣。近些年来,在经济增长最快的某些城市、地区,民营企业发育相对落后。
更严重的是,为创造优良的招商引资环境,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措施,有意无意地挤压了私人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比如,有些城市禁止市民用自主房屋开办商店、从事经营性活动。这就使很多本来可以自己解决生计的人,不得不等候政府提供就业岗位。
凡此种种,妨碍了私人小企业的正常发育,而这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其实,在许多国家,就业岗位主要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占到全美就业机会的90%,在每年产生的新增就业岗位中,有75%来自于中小企业。
即使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真正主力也不一定都是跨国公司,而是小企业、家庭企业。
中小企业通常是一个经济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部分,那些具有天赋的企业家从这里开始他们的事业。在我国,很多企业家就存在于温州、顺德的小企业中。如果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企业家的才能就不能充分发挥,而整体经济体的创造性也就会受到影响。
其实,对私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政府也不必格外照顾,只要平等对待即可。在当下,我国从来不匮乏企业家精神,几乎每个人都具有投入市场改变命运、开创事业的雄心。政府所要做的,只是更切实地保障私人财产权,尊重人们的创业自由与经营自由,约束执法人员的任意权力。有了这样的法治环境,私人企业自会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很多人会因此而改变命运,并且通过市场机制,通过雇佣他人、服务他人,而造福于整个社会。
秋风(北京学者)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