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研究性大学,本科教育也毫无疑问是核心。”在7月22日举行的京港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反复念叨这句话,这也正是此次论坛的主题——大学本科教育及质量保证。
“高校应该重科研还是重教学?”“培养大学生,选择专才、选择通识还是选择博雅?”随着讨论气氛的升温,校长们纷纷抛开了准备好的讲稿,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大学里,本科生才是真正的客户
中国农业大学的陈章良校长一上来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好的大学必须要有好的科研成果,必须要有好的师资。”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中国农大在引进师资的举措和名师效应下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
不过,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务处处长却打断了他的成果展示,“贵校花重金引进名师后,怎样能确保他们在本科生教育中也发挥作用呢?”。
“学校有规定,每个名师必须每学期给本科生开一门课。”陈章良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自己也开课,白天没时间,就安排在晚上7时到10时。”陈章良话锋一转,强调教师绝不能以搞科研为名,不给学生上课。
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于渐从经济学观点来看这个问题,“在大学生中,本科生才是真正的客户,研究生和博士生可以说既是客户也是生产者,因此教授必须满足本科生的听课要求。”王于渐说,一些教授认为本科生是个麻烦,总是抱着赶快讲完课就可以去搞“正事”的心态,这是不对的。王于渐认为教学是集体的事,不能说一个老师只对哪一个学生有启发,而是要对所有的学生都有益。
博雅教育的理念很有吸引力
但需要雄厚的资金和师资支持
“通识教育很可能再次成为首选的本科课程。”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校长当着众多校长的面,发出了这样的预言。
事实上,通识教育正在内地的部分高校进行小范围的尝试。所谓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等五大类课程。
不过,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在随后的发言中,着重阐述的是与专才教育和通识教育理念均不相同的博雅教育。据介绍,在美国,虽然只有6%的学生就读博雅大学,但该国六成的领袖都曾接受博雅本科生教育。
“博雅教育,英文为LiberalArtsEducation。”陈坤耀说,目前在中国推行博雅教育的恐怕只有香港岭南大学一家。博雅教育注重的是教与学的过程,而非科目和课程设置。要推行博雅教育,基本上要达到四个要求,即学生个别化、跨学科重于多学科、课内活动丰富、能提供充分的国际交流机会。
“当然,现在即使在香港,博雅教育也一直受到各方的质疑,不知道内地的同仁们看法如何?”陈坤耀校长满眼期待地看着与会代表们。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方瑾表示,北师大在通识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博雅教育还没有试行。正像陈坤耀校长讲得那样,实行博雅教育的话,平均每生每年的花费在40万~50万元人民币,内地还没有这么强大的教育资金投入,师资力量也成问题。
本报北京7月2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