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来兰州的市民一直对一件事比较郁闷,那就是自己花钱买了车,却不能落在自己名下。因为兰州一直实行私家车的挂靠制度,私家车必须找到挂靠单位才能落户挂牌。据了解,对非营运车辆的私家车采取挂靠制度,这种做法在全国其他城市都没有。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虽然该市车管部门没有以任何公告形式宣布取消挂靠制度,但记者近日在兰州市车管所业务大厅看到,一些私家车主已经开始拿着写着个人名字的发票等证件材料办理新车落户。而中央电视台最近到兰州采访又有新发现,记者在工商部门看到,挂靠的“机动车驾驶员服务中心”经理竟然是现役交警。
可笑兰州私家车不许姓私
可气挂靠中心经理是交警
可怒政府纠错要百姓买单
一大早,兰州市民王先生就开车奔向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打算把自己去年花10万元买的“捷达都市春天”汽车,用两万元的价格卖掉———买主不是别人,还是他自己。自己卖,自己买,这是什么样的“荒唐事”?而实际上,像王先生这样“荒唐”的兰州私家车主,不是少数。王先生算过一笔账,一卖一买,自己要在评估、交易环节花去各种税费1000多元,但也比他每月交60元的挂靠费划算得多。“何况这一‘卖’,车就是名副其实的私家车了。”王先生等车主的“荒唐”行为,源于该市车辆落户管理制度在近期所发生的“微妙变化”。
新车上牌先找“婆家”
兰州市公安局车辆管理部门有一项执行了十多年的规定:新车落户必须要有挂靠单位。即:任何车辆不能直接在个人名下入户登记,必须挂靠在单位或所在区的机动车驾驶员管理服务中心,然后办理上牌事宜。市民们形象地称此为:新车上牌,先找“婆家”。车管部门的理由是:如果落户在车主个人名下,车主的实际住址和身份证上的登记地址一旦发生变动,出现交通肇事逃逸就很难找到车主。挂靠后,至少可在紧急情况下让挂靠单位承担责任。为了这个理由,诸多诡异现象开始纠缠兰州私家车主。首先,私家车不能姓私。今年6月中旬以前,在兰州正式挂牌上路的各类机动车辆有12万多辆,但没有一辆是合法名义的私家车。其次,兰州车挂外地牌。为了避免找“婆家”,许多兰州的车辆纷纷在周边城市挂牌落户。据兰州市运输管理部门统计,最近几年,兰州大约有2.6万辆机动车落户在省内周边地市。再次,各类纠纷不断。私家车主肇事,而挂靠单位却被诉上法庭,承担民事赔偿;因为挂靠的公司赖账不还,私家车却被法院按照公司财产查扣……
挂靠制度催生挂靠黄牛
兰州市实行的车辆挂靠制度,使得一些汽车经销商和企业趁机做起了车辆挂靠生意,这就是应运而生的“挂靠黄牛党”。并非所有的单位、公司和企业都能成为“合法”的挂靠单位。按照兰州市车管部门的规定,挂靠的单位必须要有“分户卡”。这种分户卡具有管理机动车和驾驶员的功能。许多市民买车之前,都要找好有分户卡的挂靠单位,以便在发票上写上这家单位的名字。按照车管部门的惯例,挂靠在没有车辆分户卡单位的车辆,不能进行车辆外观审验。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外观审验是机动车年检的重要环节,外观审验没有合格就无法年审,年审不合格车辆就不能上路。因此,即便是单位,只要没有分户卡,不仅不能成为被挂靠的单位,就是自己的公务、商务车辆也必须挂靠到别人名下。记者了解到,许多老国有单位和政府机关都有分户卡,而近年来新成立的许多国有单位和非公组织则普遍没有。
利益链支撑挂靠产业
记者了解到,这一怪异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灰色产业”和一条利益链。最早专门从事车辆挂靠业务的,都是各机动车驾驶员管理服务中心。在兰州,每个交警大队下面都办有类似服务中心,其主要业务就是利用分户卡进行车辆挂靠,并代办车辆、驾驶员审验等业务。此外,兰州还有一些与汽车有关的公司专门经营挂靠业务,比如汽车修理厂、汽车销售公司等等。挂靠,就意味着要交纳挂靠费,这笔费用从三四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知情者表示,此外还有一笔“暗收入”。为规避责任风险,挂靠单位通常都要求所挂靠的车辆购买车辆保险,而且还必须在由挂靠单位指定的保险公司购买全额保险。“这就意味着挂靠单位还有一笔保险业务代理费用可赚。”知情者说,“在车辆挂靠制度的背后,实际上存在一个利益链。”
挂靠制度取消没有时间表
从我国现行法律来看,只要车辆来源合法,办理好应该缴纳的税费等事项后,就能挂牌。根本不存在挂靠一说。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没有实行私家车的挂靠制度,只有兰州在坚持实行。兰州的特殊性在哪里?交警部门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而车管部门认为,挂靠制度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预防车祸,预防肇事逃逸。兰州市私家车约有4万辆,挂靠费过去是每车每年1200元,现在已经降到了600元上下。保守计算,兰州市车辆挂靠费收入每年应该超过了2000万元。那么这些服务中心到底是谁在经营?工商部门为记者提供了这些服务中心的注册资料。记者意外发现,所有服务中心的经理都曾是各辖区的交警,有的还写明职务是中队长。那么在企业注册登记之后,这些经理还是交警吗?记者找到了这份名单中的第一位,东岗机动车驾驶员服务中心经理魏周全。魏周全承认了这个事实:现役交警当企业经理,还在交警队兼职。目前,兰州市仍然没有取消私家车挂靠制度,至于什么时候能取消,甘肃省和兰州市交警部门都没有明确给出时间表。
交钱之后才能姓私
不久前,甘肃省消费者协会向该省有关部门递交报告,谴责各机动车驾驶员管理服务中心违规收取挂靠费。而省纠风办也要求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针对此问题进行调查和解决。甘肃省交警总队很快做出答复:早在2002年8月就发出了《关于禁止强迫机动车主挂靠驾驶员服务中心的通知》,要求对于私家车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其挂靠驾驶员服务中心或其他单位。交警总队负责人表示,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今后发生交通事故后,将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车管部门不能再以任何理由要求私家车进行挂靠管理。虽然该市车管部门没有以任何公告形式宣布取消挂靠制度,但记者近日在兰州市车管所业务大厅看到,一些私家车主已经开始拿着写着个人名字的发票等证件材料办理新车落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接到通知,9座以下非运营私家车都可以落在个人名下。令人惊讶的是,新问题又冒了出来:以前落户在单位的车辆,要想落在个人名下,竟然要通过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缴纳3.5%的交易税后才能落户。省交警总队的有关人士称,由于目前我国针对已上牌的车辆只有通过二手车交易这一渠道才能过户,所以车主只能以自卖自买的方式进行变更,否则就没有合法身份。“多年来的挂靠制度产生了诸多不合理收费,现在百姓还要再支付一笔交易税才能恢复合法所有权,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兰州商学院的雷兴长教授认为,有关部门应制定专门的办法,以避免百姓再受损失。
绝对荒谬VS绝对权力
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徐迅雷都什么年代了,兰州市的私家车竟然不能挂在自己名下,而只能“挂靠”在单位!这种匪夷所思的荒诞事,细细一想,背后还真有存在的理由:许多私家车主得把车子挂靠在“机动车驾驶员服务中心”,挂靠是要掏钱的,而那个“服务中心”经理是现役交警!交警成了老板,自然更好赚钱,背后“玄机”,说简单也就这么简单。绝对荒谬背后有着绝对利益,绝对利益背后则有着绝对权力。所谓绝对权力,就是没有制衡、失去制约的权力。这样的绝对权力,同样会导致绝对愚蠢,而权力中人通常都是要“将绝对愚蠢进行到底”的,所以绝对愚蠢又演绎了绝对荒谬。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恶循环”。“恶循环”中人通常是不识“恶循环”的,而旁观者稍微从远一点的时空来看这种“恶循环”,就能发现其可怜可气可恶可恨还有可笑。有一个名言我们耳熟能详:“资本最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2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但在今天,这里的“资本”二字要置换成“权力”二字;正是“绝对权力”才敢于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敢犯任何罪行。任何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可能,无论权大权小,所以权力的力量通常都很可怕。正因如此,法治国家在设计制度时,通常把权力拥有者先看成是小人恶人,然后再来设计一整套的制度来规范防范。美国在制定宪法时,谁都明白首任总统非华盛顿莫属,而华盛顿可是“天字第一号”的好人,那为什么还这么想?富兰克林说了一句有名的话:“我估计我们的第一任总统会是一个好人,但是后来的那些家伙,天知道他们是什么了。”正因如此,必须制定一整套的法来限制他,不让他作恶,就是他想作恶也不敢作不能作。这就是制度层面的前瞻性防范。人家都敢把总统当成小人来防范,那么,我们的小官小吏难道不可以看成是“小人”,用制度安排制度设计来预防吗?过去有一句官场“常用语”叫做“不换观念就换人头”,在沿海一带比较流行,就是要求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像兰州车管部门的头头如此冥顽不化,就是要“换人头”下台的。但现在仔细一想,这话并非制度设计,它仍是一句人治色彩浓厚的话,只要“上头”有人,你想换人头那也没门。不是制度保障,那你换一个小头头恐怕也比登天还难。监管权力的制度不到位,那么,“权力监管权利”的“制度”就会漫天飞,比如这个“控制”私家车的“制度”,就十多年巍然不倒。别以为这是什么“制度性弊端”,其实那不是制度而是伪制度,倒是可以称为“伪制度弊端”。正因如此,破除这种“私家车挂靠”就要从破除“伪制度”开始。(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