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特派记者昨夜启程赴唐山采访
全程护送地震孤儿姐妹返乡探亲
本报讯
(特派记者
李勇周和平)昨晚,本报唐山大地震30周年特别报道组乘坐T2次列车,启程赶赴唐山采访。与本报特派记者和星辰在线特派记者同行的还有——唐山大地震后在湖南长大、工作的孤儿姐妹司小艳、司小梅,本报资助路费,护送她俩前往唐山探望阔别30年的故乡和亲人。
抗震精神绵延至今
本报7月11日开始推出唐山大地震30周年特别报道《不能忘却的纪念》专题,首篇《谁是唐山大地震见证人》引起众多读者和单位的关注。连日来,60多位读者纷纷来电,或登录星辰在线网站,有的是部队军人、医护人员,讲述自己参与震后救援的难忘故事,有的是地震孤儿、到唐山出差的干部,回忆震中逃生的经历。
“自然灾难摧毁了共和国的工业重镇,但没有毁灭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感情!”读者刘红伟在电话中概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回首往昔,刻骨铭心,“一辈子也忘不了”,抗震精神仍是许多读者心中不灭的火焰。
废墟上崛起新唐山
近代唐山,诞生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1976年发生地震后,唐山变成一片废墟,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哀叹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然而,唐山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震后第7天组装出第一批自行车,第10天生产出第一车煤,第14天发电厂开始发电,第20天造出第一台机车,第28天炼出第一炉钢……30年一晃而过,当年的废墟上崛起了新唐山。新唐山获得了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工业已形成煤炭、钢铁、建材、陶瓷等十大支柱产业,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被喻为今日冀东明珠。
特派记者赴唐采访
现今生活在长沙的唐山籍陈浩先生说:“地震后,我一直没有回去过,也不知道那边发展怎么样了,28日就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本想这次回去,无奈抽不出空。”与陈先生的心情一样,还有一些地震亲历者想回去看看,终因种种原委无法成行,只好表示“委托记者们给我们描绘新唐山吧!”
30年前的大地震中,司小艳、司小梅姐妹俩失去了父母,她们在湖南长大、工作。“这次在长沙晚报的资助下返回唐山,我们感到非常幸运。”昨晚上车时,司小艳、司小梅姐妹俩笑容可掬。
此次,本报两名特派记者与星辰在线特派记者搭乘T2次列车,将经北京转车前往唐山,探访多处地震遗迹,寻访唐山地震亲历者,感受新唐山翻天覆地的变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