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职工要向曹爱文学习
□周绍成(河南电视台台长)
这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举动,体现了曹爱文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体现了一位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得到了现场群众的赞扬。同时,体现了新闻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目前,河南电视台已经作出决定,对曹爱文给予通令嘉奖,表彰她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并要求全台干部职工以曹爱文为榜样,加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学习和历练。
曹爱文:一周没出片子了
昨天,曹爱文“抱怨”说,事情发生以后,她每天都接受采访,已一周没出片子了。
继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奖励曹爱文1000元钱后,河南电视台近日也贴出嘉奖令,再次表彰其行为。曹爱文的大幅海报出现在河南电视台办公大厅里。
曹爱文说,第一次发现自己被写进报道时,挺兴奋,毕竟还是个小女孩,有些虚荣心,感觉自己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但一周之后,事情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尽管领导们还表示理解,但她不希望这件事会影响到自己将来的生活。
“过去这么多天,每晚睡觉前,我仍会想起溺水女孩上衣上的龙猫图案,大家对那天事情的讨论,更让我无法遗忘当日的情景。不过想起女孩的离去,我已经不再伤心了,有的只是遗憾。”曹爱文说。
救人和职业没多大关系
□刘道兴(省社科院副院长)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采写新闻,曹爱文在人的生命遭遇危难时刻放弃采访而救人,表现出了一种人性的本能。
这件事也折射出了她内在品质的高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和她是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没有多大关系,换句话说,即使她不是新闻记者,而是从事其他职业,遇到这种情形,照样能挺身而出,因为她的高尚品格决定了她的行为。
做新闻要有悲天悯人情怀
□王克勤(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造就一篇好新闻的,绝不仅仅是靠漂亮的文字、敏锐的嗅觉和机巧的处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当这种境界、情怀和智慧面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基本问题时,一篇好新闻便应运而生了。
我们为什么做新闻?做新闻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为了让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命安全、健康、幸福、自由、平等、有尊严、有权利地活着,并且幸福地生活着,媒体与记者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服从这一基本价值。
我为中国当下功利、浮躁、麻木的中国新闻界出现曹爱文这样的记者而高兴,她懂得捍卫生命的尊严!
教育:重技能更要重精神
□刘敏言(郑州大学新闻系原系主任、文化学者)
曹爱文的这种事迹是一个新闻记者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是她人生的一个壮举。从职业上讲,她不担负救人的任务,但是从人文关怀上看,流露出了她人性的善良、人格的魅力和高尚的情操。
她身上不仅仅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也体现出了一种人格内涵,这与她本人的文化素养和受长期的良好教育是分不开的,也是现代新闻教育所体现的成果。这件事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自然体现,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
所以在现代教育中,更要注重“双重”教育,尤其是对新闻专业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更重要还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这就是她做的事儿”
□万莹(曹爱文一起长大的玩伴)
万莹是郑州师专音乐系教师,两人在河南电视少儿艺术团学舞蹈时相识,中学是同学,直到考大学时才各奔前程。万莹在报纸上知道了曹爱文救人的事后,她说当时自己的第一感觉是,“这就是她做的事儿”。
“公交车上,碰到有人不给老人让座,一般人也就底下发发牢骚,说坐着的人没素质,可爱文就不一样。”万莹说,一次有老人上车没人让座,站着的曹爱文环顾车厢一周,然后搀着老人径直就走到一个年轻小伙子面前,客气但直接地请小伙子让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