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大家好,欢迎收看《焦点访谈》节目。
先让我们关注一期节目的反馈:昨天我们播出了《电器也能用纸糊?》的节目,反映了浙江巨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自耦减压起动器和柳市低压电器行业制假售假的问题,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省长吕祖善,副省长金德水分别做出指示,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乐清市委、市政府务必要认真对待,采取措施,彻底整改。 跃兴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连夜对相关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对乐清市低压电器行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拉网式的排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从速追回巨华公司已经销售的伪劣产品,以及在大检查中发现伪劣假冒产品,防止产生不良的后果和恶劣的影响。
下面,关注一下今天的节目。这几天,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给我国南方各省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难,可是您知道这个肆虐的“碧利斯”刚刚登陆的时候是个什么情景吗?一支专门追逐风暴的队伍,为我们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当台风登陆的时候,人们都在往安全的地方转移,而他们则是迎着风暴而去。
解说:
7月13日傍晚,中国气象局的这支专业摄制队伍,沿着福建省连江县的公路向北疾驰,他们刚刚接到了来自北京指挥部的电话,他们这次的任务是追逐拍摄将于第二天登陆的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经过一夜的守候,他们会拍到什么样“碧利斯”呢?
中国气象局工作人员1:
现在是12点50分,通过我们的画面,您可以看到目前宁德市的雨又下了起来。
中国气象局工作人员2:
我是在离霞浦西南方向30公里左右的黄歧半岛,这里的天气还比较好,风雨都不大。
中国气象局工作人员3:
从这里情况看,风不是很大,雨也不是很大,只是雾比较浓,能见度非常的差。
解说:
这支拍摄队伍从北京出发兵分四路,分别驻扎在福州、杭州、宁德等四个地方,最终有两路人马把登陆在霞浦的“碧利斯”包抄,追逐到了一次较为温柔的登陆。几路拍摄者在“碧利斯”登陆的同一时间,在距离登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不同地方拍摄了当时的情景,台风路线有时变化多端,要在准确的时间追逐到台风登陆地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韩建钢 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追风拍摄组”总指挥:
它包括的因素很多:一个,台风的移速;第二个,我们车的速度;第三个,路况;第四个,天气情况。如果说风大雨大,你可能速度开不了。路况,风大雨大的时候,高速路会封闭,那么你只有走国道。国道很多是在山区,很可能会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这些都会阻挡你前进的速度、前进的方向、前进的路线,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你能不能追踪的到台风登陆的地点。
解说:
“碧利斯”在温柔登陆之后迅速变脸,给华南地区带来了强降雨天气,并且衍生了巨大的灾难。
台风的变幻莫测令人生畏,这两年频繁有台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灾难也往往相伴而生。台风登陆时到底是什么样子?大多数无法亲身经历台风的人凭空无法想象。
2001年,中国气象局成立了这样一支“追风拍摄组”,任务就是追逐拍摄台风,记录台风登陆的情景。
韩建钢:
过去还没有,因为我们过去只是从国外的一些故事片或者国外的一些灾害的片子、科教片等等里看到的。但是咱们国内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对台风的一些有关的视频素材这方面的东西。充分认识台风,它的性质,它的特点,再来提高、增强对它的防御意识。
(屏幕显示)
2004年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
2005年7月19日,台风“海棠”在福建省连江市黄歧登陆。
2005年8月6日,台风“麦莎”在浙江省玉环县干江镇登陆。
解说:
这些惊心动魄的画面令人震撼不已,追逐到台风之后,要拍摄好台风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摄影师边钰茗告诉我们,2001年他们第一次出阵的时候,就被台风戏弄了一翻。
边钰茗 中国气象局工作人员:
是风雨,比较平静的一个地方,晴空万里,没有云。我们还在等待着台风登陆,其实这会儿台风已经登陆了,而我们是不知道的。
记者:
就根本没有开机。
边钰茗:
对,一直等待,我们一直以为没有台风登陆。
解说:
他们当时所在的位置实际上是台风眼,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它好比水中漩涡一样,是在热带洋面上绕着自己的中心疾速旋转,同时向前移动的空气漩涡。这是国外的气象工作者在空中拍摄的画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云层的中央有一个空眼,这就是台风眼,是台风登陆的重要标志之一。
韩建钢:
如果台风比较强,眼儿比较清楚的话,那么它会有一个晴空区,随后再过个一两个小时,又是风雨比较大的时候。因为台风眼它有几十公里,如果说我们追风追得不是很成功,往往这几十公里就错过了,那么台风眼你根本就拍不到。
解说:
如果说这只是因为不了解台风给他们开的第一个玩笑,更多时候他们面对的台风是可怕的。最危险的一次就是2004年7月拍摄超强台风“云娜”的时候。
刘轻扬 中国气象局工作人员:
根本听不到也看不见远处有任何事情在发生,当时是因为大的广告牌砸到了我们的追风车上,当时就把车的前盖砸了很大的一个坑。
边钰茗:
然后我这会儿是正要下车去拍摄这个画面,前后只差几秒钟,我刚刚要下车的时候,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手已经放到门把手。
刘轻扬:
十米长五米宽的大广告牌冲我们就拍过来了。
边钰茗:
我的车外面,旁观有一个妇女蹬一辆自行车,她就被这个广告牌铁皮给砸倒了。如果我早几秒钟下车的话,可能后果也是也想象得出来。
解说:
为了避开风险,并且顺利完成任务,他们也渐渐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办法和装备。刘轻扬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拍摄辅助工具,哪怕是一件雨衣的选择也要格外小心。早先他们穿的是连体雨衣,很快发现换成分体式的雨衣更为实用。防风镜罩着眼睛,保鲜膜捆摄像机,可以防水,人腰上系着绳子在进行拍摄。即使这样全副武装,到了台风现场也不一定能拍到很有效的画面,往往需要一个拍摄人员正对台风,自己当做参照物。
刘轻扬:
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时候,你拍风雨其实是徒劳的。
边钰茗:
这样他们是很艰苦的,他们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所以我们有几回是带了防水的眼镜,就是潜水眼镜,因为根本就睁不开眼睛,也是张不开嘴,因为一张嘴就有风雨吹到嘴里了。
刘轻扬:
现在是下午的5点钟,现在我们所在的拍摄位置是福清沿海的礁石上,为了更好地拍到风浪,我们只能坐在这里进行拍摄,这样相对还安全一些。
解说:
2005年7月,在拍摄台风“海棠”登陆的时候,他们又冒了一次险。两个人手拉着手,顶着12级大风,爬下了一个岩壁,到了距离海边只有十几米的地方,随后拍到了鱼塘垮塌的情景。随着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去年9月,他们在福建沿岸奔袭了上千公里,追逐台风“泰利”的时候,“泰利”给了他们一个回报。这个画面就是当时拍摄的,蔚蓝的天上飘着点点的云彩,很快更奇妙的情景出现了。
刘轻扬:
觉得太阳直射下来,而且那种太阳和我的距离是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你会觉得射下来的阳光,它的热量真的是直接射到每一个毛孔里面,你会觉得很扎人的一种热量。当时我们的总指挥通过电话指挥我们,他估计说很有可能现在你在台风眼,在台风的正中心。这是有人经历过,但是可能从来没有人去拍摄过,这是我们第一次用我们的镜头去记录下这个瞬间和片断。
解说:
这就是刘轻扬在台风中心里拍摄的有自己影子的画面,一个台风的直径通常是400到600公里,要在它登陆时准确地抵达不过几十公里的台风眼,而且这个台风本身还要比较完整,云层在登陆时没有被破坏,才有可能拍摄到台风的中心,这可怕而难得的宁静。
五年多以来,他们总共拍摄了近20次台风,积累了一百个小时以上的素材。对于各种强度、各种途径台风登陆的情况都留下了画面资料。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是他们冒着各种危险拍摄的这些画面资料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许小峰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它到底什么时候登陆了,我们报得准不准,这些直接的信息都没有直接的能够让我们的预报人员和我们的业务人员能够感受到。通过这种现场的变化,什么时候起风了,什么时候下雨了,什么时候洪水下来了,他们看到这些以后,他们就知道他们预报到底准不准,或者他们的预报是不是跟真实相符合,我觉得对我们的业务也是一种促进。
解说:
的确,在台风登陆的时候,他们既是台风拍摄者,又是流动的气象站,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拍摄的这些现场画面在防灾、减灾的工作中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许小峰:
我们想希望通过这么一种形式,能够让老百姓也好,公众和我们的用户,包括我们的决策者,也要让他能够非常直接地感受到台风到底是什么?台风会造成什么样的灾害,它当时现场的场面是什么?我觉得这有一种震撼力,可以促使他们下决心怎么去防灾,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比较有效地防灾减灾。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根据中央气象台今天上午发布的消息,今年第5号强热带风暴“格美”已经升级为台风,正在向我国东南沿海袭来。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又一次严阵以待,准备应付台风“格美”的挑战,而这群追逐风暴的人,又要出发了。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柯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