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我国首家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5年实践,贵阳不仅完成了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和正式施行了全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地方性法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资源消耗和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在贵阳渐入佳境。
贵阳钢厂 钢渣制砖
几年前,弥漫在贵阳钢厂上空的暗红色粉尘曾经使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惶恐不安,一时间,贵阳钢厂的污染排放问题成为市民讨论的焦点。如今,贵阳市油榨街地段的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环保部门的测量标准,究竟是什么遏止了贵钢的污染源呢?早在1999年,贵钢被列为中日环境合作示范城市项目的子项目,迄今为止,项目共投资9420万元人民币,对炼钢电炉、钢坯加热炉等进行技术改造,并通过采用清洁燃料和增加脱硫、除尘设备等措施,有效地削减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但另一污染源———钢渣,曾经长期直接堆放在厂后的空地以及市郊龙洞堡某处,占用大片土地,也导致环境和空气质量恶化。如何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将其资源化,这无疑是贵钢走出污染排放阴影的重要措施之一。贵钢环保砖厂应运而生,2004年3月正式投产,成为“吃掉”部分粉尘污染的功臣。2004年,该厂利用贵阳钢厂炼钢后的钢渣制砖600万块,预计今年将突破1000万块。负责砖厂运营的厂长张玉宏算了一笔账,每块钢渣砖的成本价在0.12元左右,市场价0.13元,每块砖赚0.01元,那么年产600万块砖的利润共计6万元。但是,由于砖厂的生产规模所限,贵钢排放的钢渣,砖厂只能消化1/3,剩余的2/3将有待处理。据介绍,贵钢目前正与有关单位接洽,如果改进了的部分设备和生产工艺后,钢厂余下的钢渣将得到更加有效和彻底的利用。
贵阳市公交总公司 燃油改气
贵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积极探索研发使用新能源技术,投资9184万元建设城市公交车辆燃油改燃气项目。这个项目改装车辆1804辆,总接收站储罐容积为1200立方米,加气站储蓄容积为40立方米,日供气量12万立方米。现该项目已投入近4000万元,建成液化天然气场一座,今年7月进行调试,改装车辆390台,已有174台正式运行。该项目完工后,可实现市公交车辆每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城市社会客运车辆节约成本3000万元,节约率达40%。减少排废5万吨。真正实现了清洁生产和经济、环境效益双丰收,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
贵阳国华天成 磷渣变混凝土
贵阳国华天成磷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黄磷生产企业,现有1.5万千伏安黄磷电炉一台,年生产能力7000吨,按每生产1吨黄磷副产10吨磷渣计算,每年有7万吨黄磷废渣产生。为有效利用“气、渣、热”,提高公司的综合效益,在清华大学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公司开始用黄磷磷渣生产微细粉体的研究。国华天成利用自身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黄磷磷渣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黄磷尾气以作为磷渣微细粉体的生产原材料及燃料供应,每年可消化掉磷渣12.2万多吨,黄磷尾气840万立方米,年产12万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矿物外加剂,实现年均销售收入2400万元,年利润2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特别是在黄磷“三废”的综合利用方面,为全省的黄磷企业树立了典范,显著降低产品成本,同时等量替代水泥,大大减少了水泥生产的废气排放量,有效控制了矿山资源的消耗,填补了省内空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开磷集团 “三废”治理效益显著
全省共有磷化工生产企业近百家,产值数十亿元,一些产品的产能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与此同时,我省磷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那就是: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废气、废水和废渣排放多。一项利用磷石膏、黄磷炉渣为原料生产建筑材料———“全息石膏砌块”项目工程去年已正式启动。该项目由贵州开磷集团和相关科研单位共同研发成功,由开磷集团磷业公司具体实施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年产2000万平方米,工程已于2005年4月份开工建设,将于今年年底大规模投产。“全息石膏砌块”的研发解决了磷石膏制作建筑石膏粉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稳定性问题,攻克了石膏砌块成型、脱模、包装、仓储等工艺过程连续自动化问题,解决了全息石膏砌块与现有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组织、施工设备、工艺的适应性、相容性问题。这种低投入、高附加值的新技术不仅解决了企业内部的“三废”问题,未来还将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桥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