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同为四大古都之一,北京有10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只有300多个,应该再增加;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只划定了10个,应该扩容,把天妃宫、静海寺、江东门纪念馆、乌龙潭魏源故居、随家仓袁枚故居等列入;历史文化街区除了主城外,还应该把郊县遗迹也纳入,以免有遗珠之憾……近日,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民盟市委、民建市委、民进市委和致公党市委组成市政协委员联合调研组,对我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进行视察,委员们对此项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议。
翁同故居成了老年公寓
提起南京老城南的民居,人们自然会想到青砖、黛瓦、马头墙和幽静石板小巷,走进这些小巷就仿佛走进了南京积淀丰厚的历史时光隧道。白下区绫庄巷31号曾是晚清重臣、三代帝师翁同当年在南京住过的地方,现在却成了金榜老年公寓,若不经陪同视察的专家指点,许多人就会忽略这座老房子的历史价值。看到这样的“宝贝”蒙尘,市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汪晓阳教授认为,应该借鉴天津保护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办法,在翁同故居门前竖一块醒目的铜牌做标识。随后,委员们又来到了门西传统民居,这里的遗存保护状况同样令人担忧。位于大百花巷3号的秦淮区文保单位——原徽商泾县会馆,如今却成了生产塑料花卉、玩具的一家福利工厂的车间。而距此不远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陶家大院情况更不容乐观,这座清朝中晚期的建筑,周围拆迁后只剩下孤零零一座老房子,当年紧靠秦淮河的豪宅成了危房,目前房子里住了4户人家,再不抢救随时会倒塌。市政协委员、南京博物院鉴定征集部副主任章义平说,这样的河坊织布馆过去南京有多座,现在只剩下这一座,成了标本,要进行抢救性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也有保护成功的范例
如果说城南民居保护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话,委员们随后视察的南捕厅街区和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就让人眼前一亮。这两处街区的整体风貌和周边环境得到了严格保护和控制,一些破坏传统风貌煞风景的新建筑被拆除,部分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本着修旧如旧原则,一些老房子被按原貌修缮,大大提升了这两处历史街区的活力。陪同视察的市规划局副局长叶斌透露,按照我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全市共划定了10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分别是:明故宫遗址区、朝天宫地区、民国总统府(太平天国天王府)、夫子庙地区、梅园新村、城南传统民居、南捕厅传统民居、中山东路近代建筑群、民国时期公馆区、高淳淳溪老街,涵盖了明代宫殿、民国建筑和明清市井文化三种类型。
委员建言:保护利用并重,变“死保”为“活保”
市政协委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许苏明认为,民国总统府街区经过置换,变为1912休闲时尚街区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城南民居改造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章义平认为,我市划定的10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还应该再扩大,要对全市文化保护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尤其是郊外的一些历史遗存,像江宁淳化杨柳村的九十九间半古民居,像汤山、老山、狮子山的景点,完全可以和农业旅游结合起来,增加看点和卖点。市政协委员、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易家胜建议,文物保护光靠文化、规划部门来搞力量远远不够,要全社会重视形成合力,文物保护要花钱,改造更要花钱,单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要拓宽思路,引入民间资本,实现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循环,为南京的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历史遗产。通讯员 索绍利 南京日报记者 吕宁丰 实习生 蔡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