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发展夏季旅游和避暑经济优势显著。今年夏季,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炎热难耐,唯有黑龙江比较凉爽,我省气象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哈尔滨,夏季气候适宜,6~8月份,平均气温21.5摄氏度,比北京、广州分别低3.6摄氏度,比武汉、南京、上海低5.0摄氏度,比成都低3.1摄氏度;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48mm,相对湿度为73%,比南方城市平均低10个百分点,不闷热,晴天多,阳光好。
这些气候优势,都是其他省市难以匹敌的。然而我省对此认识不够充分,营销力度不足,我们很少在有影响的媒体上,看到黑龙江大力宣传自己的气候优势和夏季旅游的优势。从实际运作上看,我省各地的夏季旅游比较零散,与冬季旅游相比,其规模和市场化程度难如人意,避暑经济时代并未真正到来。据统计,我省冰雪旅游人次,2003年为1796万,2004年为1917万,2005年为2170万,三年来的总收入(人民币)分别为111亿,117亿,131亿,旅游产业与相关行业的收益比已经达到了1:4.3。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近三年来,黑龙江夏季(6~8月份)旅游也呈持续增长态势,来我省的中外游客由2003年的920万人次,总收入5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5年的1200万人次,总收入74亿元人民币。两相对比可以看出,我省的夏季旅游在规模、人气、增速和收入上,与冰雪旅游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两者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出发,清凉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夏季旅游,可以成为壮大旅游经济和避暑经济的切入点,重视夏季旅游和避暑经济,必将提升黑龙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发展避暑经济,是对生态省建设的更深认识,是对生态省潜力和优势的一个发挥,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
在此之前,说到生态省,我们往往想到的是绿色农业,是北药开发,当然也说到生态旅游,但是却失之笼统,很少想到避暑经济就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旅游的一个基本增长点。应当看到,避暑经济是黑龙江多年倡导的生态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挥生态省优势,做强生态经济的一个着力点和不可忽视的内容。
二是全国各地夏季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我省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创出品牌的先决条件。
打避暑经济牌的远不止我省,东北的辽吉两省、华北、西北、西南等省市,都程度不同地谈论发展避暑经济,都在积极想办法,出奇招。和它们相比,我省更有优势和理由做好避暑经济这篇大文章,但假如我们不站在战略高度来谋划,不采取超常措施,即使有优势,也难以发挥出来,难以形成具有足够竞争力的市场品牌,还可能被人家远远地抛在后头,这决非危言耸听。所谓避暑大省,未必是避暑经济强省。类似的教训,我们是不少的。
三是避暑经济大发展,可以与我省的冰雪经济形成呼应和良性互动,让清凉游和冰雪游比翼齐飞。
目前我省及哈尔滨市旅游部门已经意识到开发夏季避暑旅游项目及产品了,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规划确定了全省的旅游形象———国内旅游形象定位是“黑龙江:夏季清凉世界,冬季冰雪世界”。在《哈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了《避暑旅游专题规划》,在此专题规划中,用“哈尔滨———‘酷爽’之城”、“哈尔滨———不只是冰雪热土”、“松花江、太阳岛,避暑天堂哈尔滨”作为避暑旅游城市的宣传口号,确定哈尔滨市避暑旅游产品总的名称为“哈夏之旅”。但是现在规划仍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而且未将其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发展避暑经济,实际上有利于突破“冰雪旅游”一枝独秀,冬夏季发展长期不平衡局面,对开拓出我省旅游业多季节持续兴旺繁荣的大格局,意义重大。
四是发展避暑经济,有助于发掘、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地域文化、人文资源,提升旅游产业品级。
目前我省避暑经济处于较低层次,各自为战,单打独斗,零打碎敲,不成气势,难成气候,避暑似乎仅仅被理解为“凉快”,缺乏对避暑经济内涵和外延的深层次发掘和系统化理解,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缺乏必要的钩连与结合,缺乏精品项目和联动整合效应,使夏季旅游和避暑经济徘徊不前,难以推进。
加快推进我省避暑经济发展,使之步入黄金发展期,最终形成与冬季冰雪旅游、冰雪经济相互呼应,彼此借势,相得益彰的良性态势,共同创造出黑龙江旅游经济的新气象,可选择如下思路和措施为突破口。
一是高起点规划。政府应立足于高起点、宽视角、大手笔原则,组织力量,对现有避暑经济规划加以修订。我省虽然已有了总体旅游规划,但是对避暑经济的专题性规划尚存空白,有必要召集国内外多学科的一流学者、专家参与我们的项目研发、规划研讨和修订工作,以保证避暑经济规划的超前性、高水准和权威性。
二是树立避暑经济是大旅游、大经济观念。目前避暑经济似乎只是行业经济、部门经济,只与旅游局、旅游经营者有关,这种想法和做法都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避暑经济向广度深度的拓展。我们应该在政府各部门、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和公众中,树立起避暑经济是产业联动经济、相关经济观念,引导人们对避暑经济的普遍认同和参与意识。人们早就测算过,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相应增加10元之多,况且在未来的十几年中,第三产业比重将达1/3强,休闲经济、体验经济,几乎可以说是第三产业的代名词,而集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业,显然是第三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大角色。避暑经济的发展,必将极大地拉动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是黑龙江作为夏季避暑胜地,应成为黑龙江对外形象宣传的又一个基本内容。将黑龙江作为避暑胜地、避暑圣地、龙江避暑甲天下的优势,通过媒体宣传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渗透方式,转化和确定为“黑龙江形象”的一个新的内涵。在省内外,通过我们政府、旅游业、媒体等各行各业和全社会的不断努力,使全省人民和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人们逐步认识到,黑龙江不仅有冰雪文化,还有避暑文化,不仅是冬季好去处,也是夏季的好去处。让黑龙江作为夏日绿世界,冬日雪家乡的品牌,不断深入人心。
四是将夏季的会展经济纳入避暑经济总体框架之中。哈洽会等传统的、知名的大型经济活动,不应再是孤立的、与季节时令无关的经贸活动,而是将其同避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其纳入避暑经济的总体框架之内,使之获得新的内涵和品位。今后,凡在夏季举办的传统经贸活动、展会经济、甚至地方文化盛事,都应打上避暑经济的强烈烙印,同时从避暑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上述活动加以整合创新,将夏季旅游同其他产业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大的整体,逐步形成门类多样、丰富多彩的集合式的避暑经济。
五是以避暑经济为契机,深化发展城市特色文化、地域文化。避暑经济远不止是凉快和清爽,远不止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还要深化避暑经济的文化内涵,大力优化避暑经济品质,从而留住来客。深度游和精品游是离不开文化的,享受清凉之余,人们不会感到满足,所以我们必须以发展避暑经济为契机,加强我省旅游名胜地的建设,加强旅游景点、线路的基础建设,打造精品和品牌,进一步形成独特的文化魅力、风情魅力。如哈尔滨的欧式建筑、宗教建筑文化特色,需要作内涵式延伸,比如可否考虑在一些保护建筑内,筹建风格各异,富有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就像目前哈尔滨犹太会堂里,设置了犹太人与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交流展等等。再比如,哈尔滨经历了百年铁路发展史,与铁路有着不解之缘,如果我们能够对铁路文化、火车文化这些具有近代中国工业文化特色加以发掘的话,这也是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的一个优势,无论是建火车博物馆,还是开发铁路百年小站游、整合森林小火车游等等,都可能会给黑龙江的特色文化增加新的重要元素。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客人获得更多的参与和深度体验机会,努力使避暑经济的重复性效应、链接性效应最大化。
六是寻找夏季旅游和娱乐业的结合点、契合点。将避暑经济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娱乐经济结合起来,是提升夏季旅游参与度的一个重要方式。我省夏季有品牌效应的文化活动不多,“哈夏”影响力式微,可否学习广西南宁“大地飞歌”、桂林“漓江印象”等成功做法,引入现代娱乐理念和市场化运作,与国内外的知名文化企业、影视娱乐业的明星们加强合作,在发展壮大避暑经济的背景下,寻求我省文化产业的新突破。如哈尔滨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九站码头都可以搭建大型舞台,宽阔的江面也是个大舞台,对面遥相呼应的太阳岛,不也是个大舞台吗?可否学学桂林的漓江,请张艺谋那样的演艺圈高手,把松花江两岸连同江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创造一个超级大舞台,在上面上演高品质的、深具时尚元素的亦真亦幻、美轮美奂的节目,强化与游人的互动性,甚至在此基础上尝试再造“哈夏”,也未必不能获得新的突破。
七是将夏季旅游和避暑经济作为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个重点领域。本着政府宏观调控,企业微观操作的原则,引导企业向此领域投资。国内发达省市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无论作为引资对象,还是其运作模式,都值得我省关注和研究。按照发展避暑经济的要求,我省一些重要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在体制、经营、管理和资金、人力资源上,都相当程度地需要通过引资、引智来一番脱胎换骨式的改造。
八是发展避暑经济,要将营销上升到战略高度。世界已经进入“不见广告不消费”的后广告时代,何况旅游业是一种事先看不见、摸不着,靠出售风景、文化和服务的特殊产业,广告更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黑龙江打造避暑经济,营销显然是关键一环。在最初推广哈尔滨的冰灯游园会时,哈尔滨曾组织过“白雪公主”大篷车作为形象代言,走出哈尔滨,向全国乃至世界宣传哈尔滨,营销成绩不俗。那么我们的避暑经济以什么意象、形象为最佳代言人呢?眼下政府和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以更大的魄力,更引人瞩目的崭新方法,加大我省避暑经济的营销力度。
九是要通过培训,造就一支与发展避暑经济相适应的旅游从业者队伍。旅游业经营管理人才、导游队伍等,都有一个如何加快造就使之脱颖而出的大问题,发展避暑经济,将再度凸显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应根据避暑经济发展规划,为业内人士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培训计划。(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