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追星心病多 不见明星欲掉魂
求医生把自己整成“笔笔”
最近,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接到众多家长电话,反映正在放暑假的孩子过度追星,影响了日常生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暑期各种演唱会接连不断,不少明星“粉丝”追星追到了整容医院、网上博客。
专家指出,追星族看到明星光环的同时,也要想到光环背后的艰辛和泪水。在这个“造星时代”,我们更应注重实现个人价值。
整容只为增加号召力
暑假期间,本市各大医院整形科几乎每天都要接待一些前去整形的学生。 长征医院整形科主任江华日前在门诊遇到一个女孩子,她苦苦哀求医生帮自己整一张周笔畅那样的嘴巴。据介绍,不少人说她的气质和长相跟“笔笔”有点相似,因此她希望通过整形让自己与周笔畅更像,以便在粉丝团中有更强的号召力。
最后,这位追星族的要求被医生拒绝了,但让医生担忧的是,“如果一些追星族到愿意为他们实施手术的医院去,一旦整形后没能达到他们所期望的效果,那可真要出心理问题了。”
错过演唱会竟失魂落魄
大二女生点点自参加了香港某明星的后援团后,为筹钱看演唱会几个月前就身兼数职。可惜前一阵因期末考试错过了明星来沪的演唱会,从此变得茶饭不思,闷在家中不是网游就是睡觉。一旦娱乐新闻里播出她喜欢的明星新闻,她便立刻“活”起来。
记者还从新浪、博客中国、搜狐等网站查到,暑假期间,一些痴心的追星族纷纷为自己喜爱的明星开起了博客,博友SAM称此举是为引起明星的注意。
过度追星当心走火入魔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朱荣申教授指出,崇拜偶像能满足年轻人某些心理需要。对青少年而言,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在父母老师的权威减弱、自身还未真正成熟时,需要有新的参照物和学习对象。但追星是一种非常情绪化的行为,容易出现极端、冲动甚至疯狂的情况,严重的会危害健康,拖累家人,所以应防止偶像崇拜走火入魔。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胡守均教授指出,追星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但追星要有“度”。现在很多青少年在追星过程中出现各种偏差,社会要密切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
作者:□晚报王艳辉 实习生田艳报道 制图邬思蓓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