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珍品展近日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展出了明代瓷器精品120件(组),展品绝大部分是从2002-2004年明清御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瓷器中精选出来的。这些瓷器多因某种缺陷或毛病而落选,未能进入紫禁城,但其造型优美,制作精细,工艺娴熟,体现了明代御窑高超的技术水平,再现了御窑厂昔日的辉煌。
明清两代,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专门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御窑(器)厂,其遗址位于现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地区,呈南宽北渐窄的长梯形分布,周长约为1145米,总面积约为54300平方米。文献记载及研究成果表明,明代御器厂创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明王朝覆亡,其遂为清王朝所有,并改称“御窑厂”,直至清王朝灭亡,前后延续了542年。废弃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御窑设施和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其上已被现代办公大楼、民宅等覆盖。
2002-2004年的考古发掘逐渐揭开了这座掩埋地下的御窑厂面貌,出土了一系列的围墙、窑炉遗迹和一大批明代瓷器。御窑厂的窑炉有葫芦形窑和馒头窑两大类,集中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永乐至宣德时期的葫芦形窑炉,一组六座,排列整齐,规模宏大,砌制十分规整。宣德至万历时期的馒头窑,分布密集,并且多次修砌使用。这些窑炉,即使再完善,也终究避免不了残次品的出现。因此,便有了大批残次品的发现,这与明代严格的拣选制度密不可分。从御窑遗址出土的明代瓷器来看,有些已经相当精美,可仍达不到宫廷的要求,因而不能“进宫”,也才会在发掘中被我们发现。
这批考古发掘出土的明代瓷器,表明了明代对落选御用瓷器的处理是十分严格的,有着一套管理制度。落选御用瓷器虽不能进入宫廷供皇帝享用,但其他人也不能使用,更不能流入民间。特别是明代早中期,将御用瓷器私自货卖及馈送官员是要处死的,并严禁民窑私造。据《明实录》记载,宣德二年(1427年)将派往饶州监造瓷器的太监张善在京城斩首,其罪状之一就是将所造御用瓷器分馈其同僚。
经过这次发掘,我们弄清了落选御用瓷器的处理方式,其经历了一个十分严格到略微宽松的过程。第一种,在御器厂内先挖出或做出小坑,将落选御用瓷器放在坑内打碎,然后在其上面覆盖上一层黄褐色土或白色尾砂等。这次发掘这类的小坑有30余个,出土永乐、宣德时期瓷器。第二种,将落选御用瓷器打碎后堆在一起构成一个小堆,主要是宣德时期的。第三种,将落选御用瓷器打碎后倾倒在窑业堆积层之上,构成一个面积不大又不厚的小型片状堆积,其上覆盖窑业废弃物。第四种,明代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是将落选御用瓷器打碎后成片倾倒在坡面上,然后在其上覆盖废弃物,尤以成化为明显。对落选瓷器的严格控制和处理,也正是皇权独尊的象征。
发掘出土的瓷器十分丰富,以明代早中期为多。而这些小坑、小堆、片状堆积所出土的瓷片,大多是可以复原的。尤其是每个小坑,其瓷片基本上可以完全拼对起来,这次展览的瓷器许多都是这些小坑出土的。这些落选品,有的成色不佳,或过于浅淡,或过于浓重;有的釉色不匀;有的烧造变形;也有不少难以辨认出其缺陷。
经初步整理、复原,瓷器品种多样,有些在以往考古发掘品和传世品中所不见,甚至是孤品,具有极高的价值。永乐时期的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是一件孤品,造型古朴典雅,云龙纹则以青花、釉里红相结合,显得苍劲有力;黑釉刻花鼎式炉、靶盏、碗,釉里红龙纹梅瓶、赶珠龙纹大碗,红釉靶盏、红釉印花盖盒,紫金釉靶盏、碗等等,都是首次发现。其中一件红釉靶盏内心的“永乐年制”篆书款,印纹清晰,十分罕见。宣德时期,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梅瓶、碗、盘,将釉下青花与低温烧制的孔雀绿釉结合,达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洒蓝釉大罐、碗、盘等,将“雪花蓝”与刻龙纹相结合;红釉、蓝釉、仿哥釉、仿龙泉釉、白釉、青花瓷器,种类繁多,大多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成化时期则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斗彩半成品瓷器、仿宋官青釉礼器:斗彩装饰多样,小巧玲珑,有鸡缸杯、高士杯、流花杯、灵云杯、葡萄杯、三秋杯等等各式小杯,灵芝云纹碗色泽艳丽,“天”字罐独具风格,更有壁厚不足1毫米而且印有龙纹的脱胎小杯,巧夺天工;仿宋官青釉以祭祀礼器居多,端庄古朴,不失庄严,器底一般有青花“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方款。正德时期的阿拉伯文装饰则富有特色,卷草中间书以青花阿拉伯文,增添了器物的异域色彩。除了各类器皿之外,还出土了各式各样的建筑构件,有瓷砖、板瓦、栏板、饰件等。
这次发掘,不仅增添了许多实物资料,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探讨御窑厂的范围和布局提供了线索,揭示了明代御窑厂的烧成技术和落选御用瓷器的处理方式。出土的这批精美瓷器,许多不见以往传世品,填补了明代御窑瓷器产品的空白。同时,与传世品相结合,对明代瓷器的收藏和鉴赏也提供了科学的参照。这一发现,再现了御窑厂昔日的辉煌,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对明清御窑厂的认识,并促进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孟原召
红釉僧帽壶(永乐)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永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