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内地招生:谁冲击了谁
香港科大录得北京文、理状元,海外招生比例还将提高1倍
本报记者 王 娜 晨 星 实习记者 孔祥武 北京报道
原本报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2006年北京高考文、理状元何旋和杨蕙心,最终投向了香港科大的怀抱。
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家强,两年前曾来内地招生,那时候“内地学生对香港高校基本没什么概念,北大、清华是他们的首选”。
但在2006年的夏天,这一切发生了变化。
7月23日,香港科技大学在京召开小型记者会,宣布今年共在内地招生151名,包括5个高考状元,其中广东两个、北京两个、四川1个,而北京和四川的均被亚洲排名第一的科大商学院录取。
而据香港中文大学驻京联络处的工作人员杨莉介绍,该校今年内地计划招的270人均为第一志愿录取,比去年扩招了40人,其中有100名获得全额50万港元的奖学金。
据统计,今年8所香港高校在内地计划招生约1300人,而全国报名人数突破了3万人。
教育专家杨东平认为,这次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其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名校竞争”的概念——表面上是生源竞争,实质上是另外一种大学体制与国内固有的大学体制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背后是:中国高校如何面对高等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一国两制”的教育
2006年科大在内地的招生情况让陈家强始料未及:6342名报名者中,科大挑选出976名参加面试,最后录取151人,录取比例达42:1。
“由于报名人数太多,在内地只能用分数来确定面试名单”,尽管陈家强对此并不满意,但他依然难以掩饰自己对“状元”的兴趣。
陈担忧港校过热,学生们可能跟风而盲目要选择去香港上学,“他们对香港的大学究竟有多少了解?”、“香港高校能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吗?”
而媒体所渲染的香港高校具备国际化视野、灵活的教学模式、高额的奖学金,乃至广阔的就业前景,不仅让报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两名北京状元何旋和杨蕙心转向香港科大,也让清华北大身陷“沦为二流学校”的论调,饱受争议。
科大商学院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商学院任职的教师全部拥有世界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其中75%的教授,有着在北美一流研究性学府留学的经历。
“着眼世界”,这是原香港科大副校长孔宪铎在《我的科大十年》一书中首推的治学理念。
除了强大的师资队伍,陈家强引以自豪的是:他们给学生提供广泛的1-2个学期的海外交换生计划。全球一流的商学院都在他们的交换目录中,“已经可以满足50%的学生需求”。
“怎么说呢?香港的大学更像想象中的大学。”曾在港大上学的内地学生林桦如此评价,就像有学者评论的,“内地大学教育正在高中化,而研究生教育正在本科化”。
对于内地高校的现状,杨东平认为,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体制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独立性、学术的自主性、学者进行研究的环境、条件受到影响。
“中国高校该思考如何面对高等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了。”杨东平呼吁。
他认为,由于地域的限制,香港高校的容量是有限的,它并不可能在数量上对中国内地的大学构成影响。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冲击才刚刚开始,新加坡、台湾乃至欧美的学院将接踵而至。
“谁冲击了谁?”
不过,陈家强并不完全赞成香港高校冲击了清华北大的说法,至少香港开放教育市场的初衷并不是这样。
“内地学生的竞争力也让香港学生倍感压力,”陈说,“我们希望通过全球招生来改革香港教育体制。”
其实两年前清华、北大也开始去香港招生,报名场面同样地“火爆”,一时间香港舆论也在担心自己的尖子生流向内地。而且,面试中的数学题难倒了香港的“会考状元”,这让香港人也反思自己教育体制中的弊端。
“放眼全球”,香港试图通过“鲶鱼效应”,提高香港人才的竞争力,也通过引入外来人才,提高香港的竞争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香港政府愈发地重视教育。有数据显示:香港政府每年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财政收入的25%。大学的奖学金虽然都来自社会的捐助,但一旦大学获得捐助,政府将按2:1的比例,再给一部分资助。
目前,香港高校海外招生的比例只占10%,但陈家强告诉记者,香港高校正争取让港府修改“海外招生人数不得超过整体计划的10%”的规定,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0%。
这意味着,今年香港高校向内地教育市场伸出的只是一个触角。(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