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份的一天,深圳蛇口海南咖啡厅,两个年轻男女聚在一隅。外人看来,他们就像恋爱中的情侣,其实这是中华英才网董事长徐新和时任深圳益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张建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晤”,徐新和现任中华英才网总裁的张建国7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 会晤之后,徐新出资30万元请张建国为中华英才网做了一个全面的管理咨询,包括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市场战略等内容。
“其实,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徐新说,她那时正在寻找中华英才网CEO的人选,“找张建国做咨询是为了互相考察”。实际上,除了考察张建国外,她还考察过几个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但她最终选择了张建国。
徐新把职业经理人分为三种:一种是国际大公司出来的创业者,一种是海归,第三种是“土鳖派”。“从国际大公司出来的CEO专业性比较强,思维上跟西方比较接近,中英文通用是他们的优势,直接沟通的能力比较强,但他们缺乏‘杀手’的直觉。在中国,这些人更像是执行者而不是战略家。做企业家需要制定战略、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在这一点上,‘土鳖派’更有优势。”
同时,徐新一开始就希望能够找到从华为公司出来的人,因为她非常认同华为公司的“狼”性文化,但她又不想挖华为在职的人。
后来,她了解到,从华为高层出来寻求发展的人有三位,其中,张建国在成立自己的咨询公司前,曾任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徐新很看重张建国的这些经历。另外,张建国的公司给中华英才网所做了3个月咨询,在与张建国的“亲密接触”中,徐新发现他除了工作非常投入以外,在经营的理念上也和她有很多默契之处。同时,由于张建国自己做过小公司,非常懂得在财务上勤俭节约。
信任、坦诚和赏识是合作的基石
徐新敏锐地感觉到张建国是出任中华英才网总裁的最佳人选,会在日后成为她的最好搭档,因此,她邀请张建国出山掌门中华英才网,并期盼张建国带着自己的团队一起过来干。不过,她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十分苛刻的条件,拿出自己身家的30%~50%作为投资带到公司来入股。
“不能公司好的时候就来吃肉喝汤,不好的时候就拍拍屁股走人!”徐新希望张建国把这里当成长久的一份事业,真正成为事业的主人,可以和公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张建国再次感到一种创业的激情向他袭来。
经过分析后,他发现了自己的3个优势。首先,中华英才网的客户群体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他对这个群体的需求理解非常到位;其次,他发现,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管理普遍薄弱,自己经历过华为企业的变革,相信会给中华英才网带去成熟的管理理念;第三,以前自己做销售工作,非常强烈地主张企业以销售为导向,这与中华英才网的主张是一样的,他希望在这里打造一个“狼”性团队。
2004年7月,张建国正式加盟中华英才网,同时,他把自己在深圳的住房以50万元的价格出售后投到当时的中华英才网,他的事业和人生轨迹从此和中华英才网紧密相连,和徐新坚定地站在了一起。
初始投资者和现任董事会主席徐新,从最初给中华英才网做风险投资,到1999年进入该网站后,网站每年增长的速度都超过100%。截止到目前,该网站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网站,并于去年成功地从巨兽(MONSTER)拿到5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我个人是要把中华英才网作为一辈子的事业去经营的。”徐新说。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风险投资家之一,徐新喜欢用“杀手的直觉”来评价一个风险投资家的判断力。她很喜欢与人分享的一个观点是,“对人的判断,不是科学是艺术”。“投资是一门有关人的艺术。风险投资家是艺人,需要对人的判断,一个是投行业,一个是投企业家,而在这里面最难的就是对企业家的判断。一个风险投资家需要花很长时间把企业家的性格找出来,包括他的魅力、缺点以及犯的错误。他的团队、他的竞争对手对于评判这个人都很重要。而在所有考核要素中,能不能把事情做大是最关键的。”她说。
正是凭借这种“杀手的直觉”,张建国成了她最大的风险投资项目之一,而信任、坦诚和赏识从一开始就成了他们之间合作的坚定基石。
要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在和张建国、徐新面对面交谈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徐新的两部手机同时响起的时候,徐新接了一个,把另外一部很自然地交给张建国接听。面对记者的好奇,他们笑笑,调侃道:“我们的合作天衣无缝,没有秘密可言!”
外人看来,中华英才网是男主外,很多事情都是由张建国一手打理,徐新除了在中华英才网当董事长外,还在外面继续做她的老本行风险投资,她留给记者的另外一张名片上的头衔是香港“今日资本”的总裁,她本人也常年在香港居住。
她坦言,他们之间的配合是有制度约定的。比如,公司的一些日常经营管理事务,张建国完全说了算;对于公司发展的重大决策,如预算管理和重大发展战略都是公司董事会共同决定,不能光听哪一个人的。
徐新认为:“要把职业经理人当成公司的股东来看待,一、要给他相应的股权,二、要给他相应的舞台。职业经理人要对董事会负责、对公司负责、对员工负责。”她认为,很多家族企业聘请来的职业经理人不能做好,就是因为没有放权放股。她告诫家族企业的老板,要么自己管,要么让别人来做,自己把握大的方向和发展战略即可,不能想放又放不开。
张建国则认为:“中国的很多企业成长后,请职业经理人过来大多是失败的,主要是由于他们之间的权、责、利不明确。很多企业家把企业看作自己的生命,对职业经理人不放心,不敢放权,使得很多职业经理人以失败告终。”谈到自己的感受,张建国笑笑说:“我想最重要的是要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