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重生 唐山新城向西北发展
地震改变了这个城市正常的发展节奏,最新规划将真正实现城市现代化
编者按
不要轻言死去的人,那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三十年前,我们栖身的大地仿佛要在一夜之间将全人类所有的苦难浓缩在一座城市。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造成24万多人死亡。一座城市,带着它的伤痛,几乎从地图上被抹去;三十年后,我们看到这座城市在灰烬与血泊中崛起。大地裂开的伤口,如今早已被生命的藤蔓缠绕得结结实实。
凤凰山下,新唐山,三十年见证。它见证年轻的共和国遭受的苦难,见证一个时代经历的风雨历程,见证一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我们相信,凡此生命,正如其所经受的痛苦与磨难,不仅属于唐山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与全人类。
唐山重生30年,她从绝望走向希望,从困顿走向新生。我们制作这个专题,将从城市、企业、家庭、个人中感知一个新城市的醒来和再生。
□本报记者 闾宏 唐山报道
李玉林的手和别人不同。他左手小拇指的上半截向外弯折着,呈90度。那是他地震救人时弄折的。这位71岁的老人是唐山地震后第一个到中南海报信的人,如今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两个时空里。
李玉林所住的常青楼,是地震后按照上世纪70年代样式设计的扁而黑的两层楼房。透过窗外,却能看到90年代末建造的唐山第一高楼———凤凰大厦。夜晚,他会去那儿乘凉。
这两个年代相隔500米。
在现在的唐山市,这样的细节很多。新华道的北面陆续出现四五星级的酒店,南面是整排的比火柴盒还难看的两层楼房;平整的柏油马路使用的是70年代的排水系统,一下雨,过于遥远的排水孔,会将路面雨水积成一汪汪池水。
“那是因为地震改变了这座城市正常的发展节奏,使得唐山出现了跳跃式、断层式的发展。”赵振中说。
赵振中退休前是唐山市规划局的副局长,被建筑师吴良镛称为“唐山市的活化石”。他参与了重建唐山市的规划设计,并经历了规划之外的变化。
地震后,恢复建设规划中的唐山市是当时最现代化的城市,“比那时的上海、北京还现代化还合理。”赵振中说,但70年代的先进是越来越跟不上现在时代的要求了。可许多城市设施又没到老化的年龄,“顶多也就到中年。如要拆除改造,成本会很高。”
于是,这座城市就徘徊在1970年到1990年的时空落差之间。
变化从毁灭开始
1976年7月28日下午4点左右,赵振中坐着一辆公共汽车———当时从北京驶来的赈灾救援车,进入唐山市区新华道。全市已是一片废墟。
“人们在瓦砾上刨着,挖着,都没有哭。”赵振中说。这时离地震发生已接近12个小时。
地震前夕,赵振中在承德,支援承德的规划设计。作为全国有突出地位的重工业城市,唐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应中央的要求设立了规划科,“当时的城市规划已经开始做了。”赵振中当初是唐山规划科科长。
但这场突然而至的地震,完全超出了规划的想象和能力。
震前,唐山整个城市设防的烈度标准是6度。赵振中记得,上世纪50年代,唐山要兴建一个发电厂,请了地球物理研究所来调查唐山的烈度标准,测出结果是6度。依据是:1945年,唐山滦县发生过烈度6度的地震。
之后,这个电厂的标准也就成为了全市的建筑要求。
“其实设防6度就等于不设防。”谢宗辅时任唐山恢复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他是1950年来到唐山的。震前,唐山80%居民住的是平房。而且平房是异常沉重的石灰煤渣顶,许多人是直接被屋顶砸死的。还有许多平房直接用砖石垒起来,“都没怎么用水泥,那就更不抗震了。”
在当初的历史条件下,水泥还是紧缺物资。整个唐山市只有两条水泥马路。一条是唐山主干道———新华道,而且也只是道路中间100多米铺有水泥,两端仍是石子或土路。
另一条则是启新水泥厂门口1.5米的道路,“那是因为水泥多了,厂里人自己铺的。”
即使用了水泥,但由于不是整体浇筑,也不能抵御烈度8度以上的地震。唐山其余20%的楼房是砖混结构,也就是将钢筋混凝土楼板直接搭在砖墙上,“地震一晃,楼板很容易就塌下来。”
地震中,让谢宗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水泥仓,当时他在仓内休息。他醒来时,发现圆仓矮了几米。由于水泥仓是个直径10米的圆筒,地震只是将它的地基震松,圆筒本身没有任何损伤。
谢宗辅钻出仓外,才发现水泥厂那些砖房全倒了。离水泥厂不远的开滦医院,共5层楼,也变成了3层楼高的废墟。
其实,在发生地震的前一年,因为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唐山也有所警惕。这个城市在当时所能采取的预防办法是,一些唐山人将啤酒瓶倒置于桌面。但时间一长,他们也就把瓶子收起来了。
而赵振中在赶回唐山后,发现自己的家人坐在屋顶上,并没有伤亡。他们幸免于难的原因是,搁在床头床尾的那两只储衣箱。地震时,几百斤重的屋顶全砸在箱子上。
“决定生死的好像只是一种偶然。”赵振中知道,从那一天开始,唐山像很多个突然破灭的家庭一样,被这场地震彻底改变了。
规划几经修改
震后第一份城市规划出台,只用了三个月。
“因为都是平地了,做规划就像画棋盘格子。”谢宗辅说,震前唐山的城市建设是杂乱无章的,家家户户都在平房里使用煤球炉。而这次灾难,对唐山来说,也是城市规划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机遇。
这份由来自原国家建委和全国各地研究机构的专家编制出的规划,名为《唐山市恢复建设总体规划》,总体预算为19亿元。
“恢复建设”成为关键词,规划的中心是照原样恢复。
媒体曾披露,当时有关唐山重建的思路有过争论,一是避开市区底下的活动断裂带,放弃原有城市,异地建设,二是保留唐山的重工业城市体系和经济文化特色,在原地进行建设。后来,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
那时整个城市的行政机构全部解散,人员都归拢到唐山恢复建设指挥部。谢宗辅因为在地震频发的日本学过建筑,所以也就成为了指挥部的总指挥。
1977年5月,国务院批准同意了规划。
“变化发生在1978年。”谢宗辅回忆,那一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唐山,希望唐山重建能够先进一点,能体现70年代建筑的先进水平。规划开始修改。
于是,原国家建委召集了吴良镛、戴念慈等全国各地的建筑大师,为唐山规划进行现代化修改出谋划策。
会上甚至考虑,放弃砖木结构的房子,对于所有建筑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整个修改方案雄心勃勃,要规划出一个“先进”的唐山。
唐山以新华道为界,原本只有路南路北两区。计划是打算放弃整个路南区。“因为那儿压着地下丰富的煤矿。”赵振中说,在恢复路北区的同时,再规划一个东矿区,并建一个新区。
现在唐山的建设路比其他路都宽,“那是因为当初还想在上面修高架。”如果建了,那将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高架路。
这条城市高架最终还是没修建起来。因采煤而塌陷的路南区也没有放弃。1982年,国民经济全面实行收缩方针。
节省投资是当时最主要的精神。重建唐山的预算也从25.7亿有所下降。
1982年1月的《唐山市恢复建设贯彻收缩方针的调整方案》,奠定了现在唐山市的基本格局:控制中心区、缩小新区、利用路南区。原计划从路南区迁出的企业,由92个减少到了9个。
一些大型建筑的地基原本需要打桩,然后将整体建筑建立在这些铁桩上,“这样,建筑会异常牢固。”
谢宗辅说,后来为了省钱,就改用10吨重的钢板将地面砸实,在上面直接盖建筑。“那样一栋楼就可以省400多万。”
新华道是现在唐山最漂亮、最繁华的道路,但它只有4车道,50米宽。当初为了节省投资,将它的运输能力限定在2000辆/小时。
谢宗辅估算,现在的车流量翻了10倍都不止。
“当时谁也没想到我们发展得这么快啊。”当时在重建指挥部参与城市规划的白玉生说,就是这个宽度,在当时还引起了争论,不少人认为50米太宽了。他认为,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要求当时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