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连续三届担任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更有卡塞尔文献展等国际艺术展的策展经历,人们说他能预测新的艺术潮流,更能让无名的艺术家取得空前成功,他慧眼发现的马库斯·吕佩尔兹等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的作品价值已以百万欧元计,这就是现任德国巴顿巴顿博达美术馆馆长的克劳斯·佳尔维茨(KlausGallwitz)———德国现代绘画的“教父”级人物、世界级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史学者。
佳尔维茨从去年开始全程参与“意象武夷———中德两国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活动,近日他在抵沪参加上海美术馆“美术馆与当代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接受了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专访,谈及中国当代艺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中国画家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却盲目借鉴西方,其实并不能学到什么,中国画家需要再次“发现”中国。
东方早报:中国当代艺术给您的最强烈的印象是什么?有没有具体的建议?
佳尔维茨:很多中国画家在方法和内容上借鉴西方,追求我们以前追求的东西,希望艺术能够同经济发展同步,达到全球化的效果。我常劝中国艺术家别走得太快,不要学资本运作的方式,你们应该有时间,有耐心。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应该练习“长跑”,不要想尽快能达到什么效果。
中国年轻艺术家对中国古代文化并不了解,以古代书法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蕴藏着很多美的东西,线条、空间以及线条所表现的景物的美。我并不认为中国能向西方学到很多东西,相反的,西方应该并可以向中国学到很多东西。想要西方向中国学习,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中国艺术家要找到自我,中国人有这样的智力和能力。
很多艺术家在世界巡游后,发现还是要回到中国,他们应该好好研习古代的艺术,研究中国书法和绘画,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东方早报:现在很多成名的中国画家都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并长期不变。您认为风格需要固定下来,还是应该不断变化?
佳尔维茨:风格不是帽子,不是衣服,不是鞋子,不是可以随意脱掉或穿上的。风格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有时候小到几乎看不见,但是它存在。太强调个性,张扬风格,让人们都能看到,却不一定是很好的风格。风格不是外在的,服装展览是外在的,那不是风格。风格就像中国书法,写一个线条,表现一个世界。
东方早报:在当代艺术中,随着影像、装置的兴起,绘画好像越来越“边缘化”?
佳尔维茨:你问这个问题,就要看它的功能如何了。比如打电话当然要用多媒体,不能用绘画。媒介到处都有,但是艺术会存留在意识当中。今天的艺术中,一切都是可能的,没有禁区,艺术家最好努力寻找一个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知道这很困难。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没有人去过,他发现了,成功了。也许中国画家需要再次“发现”中国。
东方早报:您参加了整个“意象武夷”的活动,有什么体会?
佳尔维茨:中国的风景比德国要丰富得多,但还是有很多细微之处使我联想到德国。中国绘画和德国更有很多相似之处,除了笔法外,还有对意象的理解。这才是“意象武夷”吸引我的地方。
东方早报:研讨会上有位专家提到中国艺术家作品到德国美术馆展览反而比在国内更受欢迎,是不是国内观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还有一定距离?美术馆在吸引观众方面有哪些工作可以做?
佳尔维茨:我不怀疑中国观众现在对当代艺术有强烈的要求,而且我觉得他们是什么都能接受。这种好感和需求非常强烈,但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吗?我觉得长不了,可能10年、20年就会结束。
今天,艺术就像人们每天吃的面包,问题在于,是仅能填饱肚子还是美味可口的。某些艺术品就像麦当劳,属于“快餐食品”。现代人都会有快的需求:很快致富,很快呈现艺术品。但一定有人能保持着十分平静的心态,用很长时间创造出很好的作品,有更深层的思想内容。美术馆不是生产黄油的机器,也不是洗衣机,能够很快把东西洗干净。美术馆需要有长久的记忆力,有保存艺术记忆的能力。
东方早报:有人说您可以预见一个潮流或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在看艺术家作品时会从哪些方面分析?
佳尔维茨:就像分析音乐或诗歌作品一样,要从各个方面来评价,当然要有经验,还要有能力和耐心。我不是预言家,但有些时候却像预言家一样准确。我说一幅画好,不但是现在好,明天也会好。艺术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自我。这样的画才有力量,我感受到这种力量,就会说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