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7月25日讯 《关注垃圾收费》系列报道昨日一经刊出,记者接到不少读者来电,其中家住金沟寨的宋老先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有代表性。今年72岁的宋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老烟台”,他家上个月把垃圾费交了,不过他有个不明白的问题:“老辈子”扔垃圾从不交钱,现在交钱了,能说说收费的原因和用途吗?带着“为什么要收垃圾费、收了费之后都做什么”的疑问,记者昨日采访了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业务管理科的石永广科长。
石科长从事环卫工作近30年,谈起环卫工作如数家珍。他说,探究收垃圾处理费的起因,得从我市垃圾处理的发展过程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市区人口少,垃圾日产量不过300吨,而且成分简单,所以处理方式也沿袭“老辈”的方式———垃圾填海。随着城市的发展,垃圾填海的处理方式终止,1986年,我市在娄子山建设了第一个正式的生活垃圾处理场。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加,生活垃圾也在急速增长,仅芝罘区日产就达600吨,并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每年20万吨的垃圾不仅把娄子山原来30多米深的山谷沟壑都填平,而且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落后的垃圾处理方式已无法应对大量增加的塑料袋、泡沫盒、废旧电池等不可降解物、重金属、有机物带来的污染。
垃圾产量急速增加导致处理费用急速增长。1996年至2001年,由于垃圾处理量逐年上升、处理技术日益复杂、物价不断上涨、政策性支出增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垃圾处理经费连年出现赤字,截至2001年底,累计亏损已达1780万元。
为妥善处理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1998年,我市抓住国家发行国债进行基础建设的有利契机,争取国债资金,投资1.4亿元在距市中心36公里、现开发区古现新建一座现代化、大型垃圾处理场,在娄子山建设了一座生活垃圾转运站。新建成的垃圾处理场,由于对垃圾处理的环保要求和技术规程标准高,使得垃圾运输、处理费用较以往仍要大幅提高,政府和环卫部门的负担已经不堪承受。
从日产二三百吨到突破千吨,从拖拉机运输填海到无害化环保处理,从遭遇“垃圾围城”到处理经费严重短缺,我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老辈”未曾遇到的难题。
这些难题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期全国各地普遍面临的困境。仅靠单一的财政投入根本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需要,因此改变单纯政府投入的筹资模式,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共识。不堪重负的垃圾处理,使征收垃圾处理费成为大势所趋。
关注垃圾收费,您有什么要说的,请编辑文章编码22310002加评论内容:
移动用户发送至085322567
联通用户发送至8567567
小灵通用户发送至18567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