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谁非之长平专栏
中国有了几个官员开博客,就被媒体称为场面火爆,继而就有人表示担忧,要求官员们收敛一点。前几天,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系教授毛寿龙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官员在私人性的博客空间里,讨论公共问题,往往导致公中有私,私中有公,最后导致公私难分,让很多公共问题更加复杂。 他的观点成为这种担忧的代表,引起一些网友的关注。
曾经有美国人问我,在中国,一个人当上了那么大的官,怎么可能还让公众觉得他很神秘?因为按照美国的选举制度,就是一个小城市的市长,在选战中已经被民众了解得清清楚楚了。不仅媒体全面出击,他本人也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喋喋不休地主动交代,从施政方略到个人爱好,从远大志向到家庭琐事,没有什么可以隐瞒。道理很简单,你要让民众委你以重任,你就必须让大家知道你的想法和你的个性,这是现代选民政治的基础。
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漫长的非选民政治,皇权高度集中,对社会逐级实施权力监控,官员命运的决定权全在于上司。官员不再靠个性突出博得百姓信任,而被层层控制的官场文化顺服成惟命是从的工具。很多官员几乎成为隐身人的同时,民众则私下揣测着父母官的脾气爱好。
数千年的官场文化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其博大精深的潜规则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少说话,多请示”仍然被很多官员当做铁律。如果说普通百姓是沉默的大多数,无数官员更是失声的人群。随着逐级升迁,很多人慢慢变得再也不会说自己的话了,口里吐出的全是文件上的套话废话。其结果是一个阶层的创造力的枯竭,以及和基层社会的隔膜。
在这种情况下,以个性昭彰、平民狂欢为特征的网络博客,开始对官员参与进行呼唤,带有明显的挑战性质。
一些敢为人先的官员开始应战。今年“两会”期间,出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博客热。代表委员们利用博客发表议案提案,征集民意,与网民交流,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但是,“两会”结束以后,多数代表委员博客都关停并转,烟消云散了。其实即使是在当时热闹的代表委员博客中,真正体现博客精神的并不多见,正如因身居高位开设博客而引起关注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对记者所说:很多都是表达官方态度,没有真正暴露出个人的观点,都有所隐讳担心,“即使是人大代表的博客,也没有说是哪个单位,也没有对网民的看法作答复,没有形成真正的交流”。
事实证明,尽管仍有官员在继续开设博客,但是和普通民众的博客相比,他们的博客总是显得谨小慎微,遮遮掩掩,甚至官气十足。有些博客干脆就是奉命之作,写什么还要向上级汇报,由集体决定。
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官员博客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开风气之先者要数2004年总统大选中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一霍德华·迪安,他在一家博客网站上建立了“迪安呼唤行动”的博客,“公私不分”地为自己竞选活动进行网上拉票,成功地募集到大笔竞选经费。随后,包括后来与布什交手的约翰·克里在内的政客纷纷开博,成为有很多影响力的新媒体。200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5000多万博客读者中,政治博客最受欢迎,生活博客位居其次。
根据哈佛大学所属的一个博客研究机构调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政要开设博客,包括匈牙利的总理、智利的总统、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德国绿党的议员以及伊朗的前总统哈塔米,甚至斯里兰卡、津巴布韦的官员都不甘落后,忙着给博客灌水。
相比之下,中国官员开的博客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写博的官员级别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所谓担心公私不分,完全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调。说到底,博客不过是一种媒体而已。任何面对媒体的官员都可能受到这样的质疑。无论是想当总统的参议员克里,还是已经当上总统的布什,当他们在媒体上充分表演时,到底是为公还是为私?所谓公私之分,应该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制约,又由大众媒体来监督——而博客,恰好是媒体中的一种。
对于博客等媒体的担忧总是疑点丛生。比如前些日子一则来自《人民日报》、作者署名为“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题为《英美不给普通网民开博客》的消息就比较奇怪。它说,英美很多主流媒体网站都只开设专栏作家的博客,由此得出标题中的结论。事实上,和中国一样,普通民众的博客主要开设在博客网站上。中国的主流媒体网站中,连专栏作家的博客都很少开设呢。这只能证明中国博客还落于人后,怎么能成为不让普通民众开设博客的证据呢?
(作者系《南都周刊》副主编)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