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事多磨。可是,从2001年11月开始的“多哈回合”谈判却“磨”过了头。这场一路蹒跚而来的贸易谈判终于在7月24日陷入无限期中止状态。这意味着,此前主要参与国为挽救谈判而作出的最后努力在互相责难之中宣告失败,并使成立于1995年旨在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世贸组织(WTO)坠入自其成立以来最黑暗的日子。
诺贝尔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如果经济学理论可以选美的话,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一定会摘得桂冠”。的确,该理论令人信服地证明,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遵循“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都会无一例外地增进本国福利;相反,任何限制自由贸易的做法都会损人损己。因此,没有谁会对开放贸易有所保留。崇尚自由贸易的主张由此成了这位“世界小姐”的主要受益者。
树欲静而风不止。世界经济史所清晰展示的是,自由贸易就像天堂——人人都想去,但都不想去得太早。不过,多少令人惊奇的是,看似“小儿科”的农产品问题却成为导致“多哈回合”谈判大局轰然倒下的“阿喀琉斯之踵”。谈判中,美国仍要求大幅削减农业进口关税,以向美国农民开放市场;而欧盟、日本和印度却强烈反对这一要求,表示美国必须首先进一步削减农业补贴。读者或许已注意到,这样的混乱局面与去年12月中旬在香港举行的WTO第六次部长如出一辙;那时,整整一周会谈时间中的大部分无谓地浪费在了平衡农业方面的纷争尤其是棉花贸易上。
众所周知,早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早已势单力薄,远不是国民财富之重要源泉了。因而,一个使人困惑的问题是:在发达国家,为什么它们不顾国际压力,长期执着于农业补贴呢?显然,从此番“多哈之困”来看,能否洞悉这个问题对理解当今全球贸易至关重要。
最先被想到的答案或许是,因为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在农业部门,所以才需要对其特别的照顾。可是,了解现代农业的人都知道,现今的农业生产早已不是“刀耕火种”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了,反而成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因而,既便没有补贴,发达国家的农场主也不会在国际市场上吃亏。事实是,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也都是农业强国。
看来,要了解为什么发达国家如此“偏爱”农业部门,还需要寻找别的视角。其实,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决策过程。虽然农业补贴政策的鼓吹者总是声称补贴是对整个国家有利的,但是观察一下现实的贸易政策制定机制的实际过程就可以看到:往往并没有所谓的国家福利,只有个人的欲望和集团的利益。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国际贸易政策其实还是一种收入分配政策,在影响国家之间福利的同时,还会对本国各阶层的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下面需要对这一点作简要说明。
首先应该注意到,出口补贴会抬高国内农产品的价格,这会对不同利益群体造成正反不同的影响,而这些人群构成了贸易政策博弈的主体。因为,国内价格不上升,农场主就会倾向于出口而不是在国内销售。所以,农业生产部门将是补贴政策的最大赢家:在获得数额不菲的补贴的同时,产量也得以扩大。另一方面,政府必须用国家税收支付这笔补贴,并最终由纳税人“埋单”;另外,广大消费者还需要忍受农产品价格上升之苦。其次,综合起来,经济学原理清楚地告诉我们:后者的损失必定大于前者的获益。从全社会角度,补贴绝对不会增加发达国家的整体福利;而考虑到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些受害者,农产品补贴就更是损人不利己的了。
然而,发达国家愿意这样做。政府的一个考虑可能是在衡量补贴政策的成本收益时,给了农业生产者一个更大的权重。也就是说,同样是1元的得益或损失,对于不同利益集团,在政府看来并不是一样的。这样,虽然补贴总体上会带来损失,但由于政府把农业部门的利益看得更重,所以经过加权之后的总福利仍然可能是正的。这就解释了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行。
进一步讲,发达国家通常更加看重农业部门的利益,可以从集体行动的逻辑上得到有力的解释。美国经济学家曼库·奥尔森曾指出,虽然有些个人或企业有共同利益,但他们的利益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影响政策的行动或者说集体行动,虽然对一个集团是有益的,但它并不一定对集团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利。结论是,只有集团较小或者组织得较好时该集团才会在政治上采取有力的行动。
具体到农产品补贴这个案例。虽然消费者的损失肯定远远大于生产者的得益,但是消费者的损失平均起来每人每年不超过几个美元,因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件事。特别是大部分农产品是作为其他食品中的一部分成分被购买而不是直接出售的。事实上,只有很少一部分美国公民知道美国实行农产品出口补贴,并确实使他们的生活费用提高。相反,农场主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配额对他们的影响。对任何一个农场主来说,补贴可能就是意味着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的收益。而且,农业生产者是一个有组织的集团,他们有能力团结起来进行集体行动,游说国会议员,作出政治贡献。因此,一项无论怎么计算都是成本大于收益的补贴政策几乎在政治上不受挑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了解到上述发达国家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过程之后,显然呼应了“多哈困境”,同时也增添了对全球贸易发展前景的担忧。不过,观察到发达国家在农业补贴上的“顽固”,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种机制确实在起作用。(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