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工作将展开,区内开建项目须进行前期考古勘探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昨天,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透露,第四批北京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工作即将展开,北京市规划委表示,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将重点适度倾向于新城。
昨天,北京市政协部分委员继续对北京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进行重点督办。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说,北京将开展第四批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工作。北京前三批确定的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共有36处,其中包括海淀区恩济庄地下文物埋藏区、石景山区鲁谷地下埋藏区、朝阳区三间房地下文物埋藏区等。
孔繁峙表示,第四批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工作也将展开。这样,凡是在地下文物埋藏区内需要施工建设的项目,都要进行前期的考古勘探。
此前,宋大川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应将文物保护规划列入到新城的整体规划中,规划和建设部门在审批新城的选址和建设时,应在工作程序中加入对地下文物保护的要求。新城在建设施工前,建设单位应报请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防止地下文物的盗取、哄抢、流失和破坏。
北京市规划委在答复中表示,为加快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北京市规委将与北京市文物局配合于近期开展第四批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工作,此计划已列入《北京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中。
北京市规划委表示,考虑到新城是北京未来重点发展地区,且未开发用地较多,存在地下文物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在第四批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工作中将重点适度倾向于新城。
亦庄三年发现350余座古墓
时期自战国至明清;北京各重大工程工地发掘古墓葬700余座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过去的三年里先后在亦庄地区发掘了350余座古墓葬,分属战国、汉、唐、辽、金、明、清等7个不同历史时期。
昨天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与北京市文物局等部门举行了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会,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向北京市政协委员介绍说,截至目前,文物部门已在北京各个重大工程工地发掘了707座古墓葬,出土了1100余件文物。
据孔繁峙介绍,经过文物部门的考古发掘表明,这些重大工程建设地区基本属于历史上平民墓葬区,已出土的文物印证了史料上对这些地区的记载。
孔繁峙说,目前北京的地下文物埋藏量高于地上文物量,但由于目前的工程较多,地下文物保护存在着保护与破坏并存的现象。匡国良和宋大川等委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保护地下文物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与奖罚机制。
据介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3年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69、79、80、81、89等地块以及新凤河路、博兴路等地现已清理古代墓葬350余座。这些古墓分别属于战国、汉、唐、辽、金、明、清等7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墓群,其中发掘的墓葬以汉墓和唐墓为主。出土文物1200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