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广西沿海,举目所见多是火热的建设场面,钦州市的临海工业发展尤令人难忘。
从钦州工业战线上传来的消息让人振奋:大洋粮油、木薯酒精、东油沥青等一批工业项目正式投产;总规模240万千瓦、一期工程120万千瓦的钦州燃煤电厂建设进展顺利,将于2007年投产;金桂浆纸业林浆纸一体化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中石油1000万吨原油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已获国家环保总局批复……20多个大中型临海工业项目的总产值预计可达1000亿元!
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棋盘中,钦州被定位为临海工业城市,将充当起广西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的龙头。 在日前举办的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构建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的“M”型一轴两翼大格局。在新的战略格局下,钦州作为广西沿海地区的中轴地带,充满了发展机遇。
如何把握机遇,加快发展?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和市长汤世保认为,“M”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战略是一个视野更宽、领域更广、联系区域经济更紧密的全新的发展战略,它把钦州推到了一个参与国际国内合作的前沿。现在,最重要的是,钦州要结合实际,根据“M”型发展战略的思想,完善发展思路,以发展临海工业为重点,在不断扩大开放中加快发展步伐。
龙头逐步昂起
早在1998年,广西就把钦州港定位为临海工业港。2000年,广西编制完成的《广西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沿海三个港口进行了分工,正式将钦州港定位为临海工业港。
作为西南便捷的出海通道和面向东盟的前沿港口城市,钦州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在加快临海工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路子:临海工业与现代物流相结合,前港后厂,利用全球的资源,瞄准国内和国际市场,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在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自1998年第一家工业企业投产以来,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53%。这种不断攀升的态势,向人们展示了这片投资热土的生机与活力。伴随工业的发展,今年1到6月份,钦州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双双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86.7%和60%。
为了加快临海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钦州市通过多种渠道筹资,进一步加强了航道、码头、路网、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据钦州市市长汤世保介绍,两年来,乘着广西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的东风,钦州市在自治区扶持建设16个沿海基础设施项目的基础上,共组织了21个项目,追加投资达27亿元。目前,钦州港已建成投产的码头泊位有18个,其中1万至7万吨级的码头有9个。一批1万至10万吨级泊位陆续开工建设,在建的1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将于今年竣工。到2010年,港口吞吐能力将达到4000万吨。
优势日趋明显
去年,广西做出一项新的战略决策:加大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新的战略决策,进一步将钦州定位为临海工业城市,使钦州成为布局临海工业项目的理想之地。
钦州市发展临海工业的优势十分明显。钦州港避风条件好,航道水深,可挖性好,潮差大,回淤少,腹地广,拥有68.8公里长的码头深水岸线,可建1万至30万吨级码头200多个,犀牛脚三墩一带可建30万吨级码头,建成后可形成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此外,可利用滩涂面积大,可以满足大项目的用地需求。
钦州市处于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的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铁路、公路交通便捷,淡水资源充足,投资成本较低。除可利用的滩涂外,钦州港沿海至市区间的丘陵地带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耕地、村庄极少,便于布局大工业,且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
承接产业转移
临海工业的已有基础和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顺利推进,显示出钦州临海工业发展的诱人前景。但是,不可否认,我国东南沿海各城市在布局临海工业项目上存在竞争,起步较晚的钦州能否舞好这个龙头?
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介绍说,他们将按照自治区对钦州的战略定位要求,充分发挥区位独特、交通便捷、配套条件良好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综合优势,围绕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的发展目标,以港口为依托,主攻临港工业,加快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强优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据介绍,钦州实施在建项目定期汇报制度、督查考核制度、领导联系项目制度,要求每个项目都有一名领导同志负责联系、跟踪、协调服务,并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跟进,搞好服务,合力帮促。为改善投资环境,近年来,钦州市还开展“改善投资环境年”、“万人评议机关”和“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亲商、爱商、护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国家调整重化工业战略布局和自治区积极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等重大机遇,钦州计划大力发展石化、能源、造纸、冶金、修造船和粮油加工等临港工业,并延长产业链,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能源集散基地、林浆纸一体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