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者杨东平在媒体发表文章称,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的制度设计、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生管理等完全不一样。他举例说,香港科技大学把一年级本科生的宿舍,安排在校园临海的风景最佳处,教师、校长则住在远离海滨的山地,其理念是“大一学生如同家庭中最年幼的孩子,理应受到更好的照顾”;而内地大学,多数是把大一学生外放到远离本校的“大学城”。
随着大学的扩招,不少大学斥巨资在城郊或农村圈地新建大学城。这些大学城往往地处偏远,配套设施差,跟人们印象中的大学校园相去甚远。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一则新闻,某重点大学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到新校区报到时,质问校方:“孩子考分那么高,为什么不能进正规大学?”
家长发出这样的质问,可能是出于他的误解,不知道该大学有新老校区之分,认为新校区不是正规大学。校方的解释无非是新、老校区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赞美新校舍更豪华、漂亮,所以才安排新生入住,这体现了“学校对新生的重视”。果真如此?
这种圈地而建的大学新校区,往往远离城市,远离老校区。学生听讲座、参加学术活动、欣赏文化艺术、与教师接触时间都减少,也缺乏人文氛围,学生整天生活在小社会中,与大社会近乎隔绝。而老校区里的人文环境和优良传统,是再豪华、再漂亮的新校舍也不拥有的。
其实,哈佛大学也和香港科技大学一样,核心区最古老的校园,住的也是一年级本科生。这种把大一学生视作最年幼孩子进行特别保护的做法,不正是“以学生为本”理念最好的体现吗?学生对学校的情感以及他们日后对母校的大量捐赠,就是建立在这种细微的办学行为中的。
当人们把目前内地学生和家长对香港高校的认知,集中在全球化背景、求职优势、学术氛围、奖学金等比较实用的方面时,却忽略了把新生安排在什么地方这样的细节。这些细节,真切地折射出不同的办学理念。大学的竞争,就是办学理念的竞争。
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大学当然各有特色,但是在特色之外,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大学制度,那是一种已经与世界主流文明接轨、开放现代、国际化的教育。遗憾的是,对现代大学制度,我们仍然知之甚少,缺乏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现代办学理念。这是内地大学需要完成的,远比建设新校园、高薪聘请教授更为迫切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