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亚要闻 俄东部 日本 韩国 朝鲜 辽宁 吉林 内蒙古东部 蒙古 韩流日流 东北亚鲜趣 专题 口岸 俄常用语俄民俗您当前的位置:东北网东北亚 > 吉林新闻 正文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通化实现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2006-07-26 09:36:49
东北亚推荐 ····· ····· 黑龙江 推荐
东北网7月26日电日前,通化县传出喜讯:今年上半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44.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8864万元,同比增长61%,比2005年的总和还多出300多万元。财政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一个原本综合优势并不明显的山区小县,到底是用了什么绝招,在短时间内走活了县域经济这着棋?
在全省为数不多的县级政府现代化办公楼前,县委书记王振才这样告诉记者:近年来,通化县紧紧围绕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不动摇,体制创新使存量提质增效,招商引资让项目建设拉动增量快速扩张,实现了县城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创新:超越自我
通化县计划经济年代,曾经有过“全省重点工业县”的骄人业绩。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颗受“东北现象”影响深重的“明珠”日渐黯淡。通化县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大多数陷入危机,直接导致全县的经济徘徊不前,甚至出现滑坡。如何实现县域突破?答案是:创新。
体制创新。2000年秋天,时任县委书记的巩爱平和刚刚到任的代县长王振才,一头扎进工厂、车间调查研究。之后,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打一场工业企业彻底改组改制的攻坚战。他们把目标首先锁定在通化东宝集团身上。东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当时仅有借贷资本2万元,到2000年,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0多亿元、净资产2.59亿元、员工3000多人的大型集体企业。可是,由于企业产权不清、责任不明,影响了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阻碍了东宝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把东宝做大做强,通化县委、县政府决定对东宝这户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净资产量化,改集体企业为民营。但是,像东宝这样的大型集体企业改制,在全国还没有先例,风险极大。县委、县政府不怕担风险,不怕遭非议,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县经贸局、二轻局、民营局等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反复制定改制方案,经过充分准备,2001年1月,东宝集团一次性改制成功,2.59亿元的净资产,全部量化给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员工。净资产的量化,使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研制出我国第一支人胰岛素——甘舒霖后,又继续向生物制药的更深领域探索,先后研制出高科技产品“特尔立”和“特而津”,在生物制药的发展上开辟了新的途径。
通化化工总公司是一户负债累累、资不抵债的老国有企业,被誉为国企改革的“拦路虎”。王振才率领县经贸局、财政局、劳动局等数十个部门一把手,浩浩荡荡地开进化工总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摸底、算账,一套国家、企业、职工三满意的改制方案应运而生。改制使化工总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制后的第二年,上缴税金1021万元。
有着120多年历史的通化县大泉源酒厂,是一户国有预算内工业企业。企业严重资不抵债,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004年,县委、县政府对其实施依法破产后出售的方式进行改制,民泰药业董事长关宝树,最后以800万元现金的竞拍价格买下大泉源酒厂,并成立了民营企业——大泉源酒业有限公司。改制后的大泉源酒业,不仅转换了642名职工身份,还投入1000多万元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研发新产品,短时间内就打开了市场,使这个有“吉林名牌”的“老酒”焕发出青春。
像通化东宝、化工总公司、大泉源酒厂这样改制得以重生的企业,在通化县比比皆是。到2004年末,通化县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完成改制50户,改制率达96.2%。在去年全省国企改革攻坚战中,通化县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仅用半年时间就将剩余的8户工业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彻底解决,在全省率先宣告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几年间的体制创新,使得通化县盘活存量资产4亿元,吸引增量资产20多亿元,为实现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赢得了先机。
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是朝阳产业、战略产业,对经济社会具有强大引擎和示范作用,并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通化县宁可工资少开一点、奖金少发一点,也要扎紧腰带挤出财力,扶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通化东宝集团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国内的空白,而且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县委、县政府领导无数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先后帮助企业筹措扩能改造资金5亿多元。去年,东宝药业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出口创汇800万美元。今年1-6月份,实现税金2490万元,同比增长98.2%;实现利润2822万元,同比增长66.5%。预计该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4亿元,利税6亿多元。
几年来,通化县累计投入科技创新资金1.5亿元,先后研究开发了“基因重组葡激酶”、“苦碟子注射液”、“白花蛇草注射液”、“天仙系列抗癌中药”等一大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其中仅全县18户制药企业,就开发国家一类新药10种,其中投入批量生产达2种,二三类新药36种。国家“十一五”规划研发的24个生物制药重点产品,通化县就占了两个。
目前,通化县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4户,占新统计口径以上的企业44%,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有4户。仅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年上缴税金就达7771万元,对全县财政的贡献率达到30.7%。
开放:超越自我
年初以来,一直忙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大事的县长庞庆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化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几届班子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通化县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千方百计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招商引资。近年来,通化县以大开放带动大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工业大发展。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的辐射和转移,全方位、多渠道地吸引县外资金来投资发展,借梯登高,经济总量更上一层楼。
在招商引资中,通化县重质量,制造污染、糟踏资源的企业坚决不引,资源型企业一律不免税。他们牢牢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看法人,二看项目,三看资金”。也就是说法人是第一位的。他们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目光瞄上了IT产业,仅县委书记王振才就先后12次到北京、上海、苏州、福州、深圳、江西的电子科技园区进行考察,最后把目光锁定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创办电子科技公司的海归人士金源鸿身上,因为他手上有几个国际领先的
IT产品,而且为人诚信,有经营管理才能。为表达诚意,通化县先行借支1000万元,给金源鸿办起了通化源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新概念数码手机充电器。目前,年产1000万只的一期工程的设备安装调试和550名员工培训已经结束,近日即可投产;投资6000万元的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个项目不仅填补了通化市IT产业的空白,还可以进一步向两头延伸产业链,推动当地新兴IT产业的积聚。
在招商引资中,通化县注重引进一些投资少、见效快、含税高的“小巨人”企业。如总投资6000万元的环保型通化天瑞新型建材公司,年底投产后年可生产页岩砖1亿块,可上缴税金1000万元;总投资4000万元的中基华交通公司,近日即将投产,年可上缴税金1000余万元;由辽宁商人投资3300万元建起的二密铜矿,建成投产后,年可上缴税金1000万元;2004年引进的汇源洗煤厂,去年上缴税金700多万元,今年1-6月已上缴税金639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招商引资企业上缴的税金,已占到财政收入增幅的9.5%。
通化县按照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的经济发展思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做到向招商引资倾斜。他们专门设立了“招商引资专项发展基金”,每年由县财政列支300万元,作为招商引资奖励资金准备金。“以小搏大”的战略,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效应:招商引资实现了连年的快速增长,2004年引进域外资金7.9亿元,2005年引进域外资金9.1亿元,总计形成新增固定资产达25亿多元。今年1-6月份,招商引资项目144个,目前已到位资金7.9亿元。2002年以来,共引进483个项目,引进资金35亿元,其中70%的项目是生产型的项目。
就在通化县大张旗鼓进行国企改制和招商引资的同时,他们还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大力倡导全民创业。他们从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办事程序、强化金融服务和实行税费优惠等方面入手,制定了45条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全民创业。在县里积极推动“干部下海”工程的引导下,全县已有90多名机关干部自愿走出机关,创办、领办各类民营企业60多家。同时,县里还启动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全民创业。据了解,到2006年6月末,通化县个体私营经济总户数达到6504户,民营企业234户。
项目建设。近年来,通化县牢牢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在全县形成了“项目就是出路,项目就是增量,项目就是后劲”的共识。“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资36.6亿元,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重点项目115项。其中,重点建设项目47项,完成投资10亿元;组织申报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13项,2006年又实施重点项目62项,已完成投资4.1亿多元。东宝药业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生产线二期扩产和玉金药业注射用重组葡激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已列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一、二批国债项目并得到实施;东宝药业大输液二期工程、振国药业紫芝多糖片和参威口服液生产线等12个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并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第三批备选项目。长白山药谷特色产业基地顺利通过了国家火炬计划认定,长白山药谷集团公司2200亩平贝母已通过了国家GAP专家组认证。
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税源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为通化县的经济腾飞增添了强大的发展后劲。200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比2000年增长265.2%。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县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65万元,同比增长190%。
工业集中区建设。去年,省里实施“放权强县”战略后,通化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以超常规的思维,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进程。在工业集中区建设中,他们采取招商引资和基础建设两条腿走路的办法,相得益彰。
记者看到,通化县工业集中区地处正在建设的通沈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的通丹高速公路、通丹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幅员10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6平方公里。在现场,管委会的同志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期工程已投资8700万元,用于中心路、河堤路及6条次路的路网和管网建设。目前,整个路网建设已完成投资38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50%。另外,县里筹资收储土地1.2平方公里,这在一般的工业集中区,是很难办到的。年底前,城市标准的基础设施全部交付使用。届时,园区达到“七通一平”,满足承接项目的需要。
同时,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还将招商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他们走出去,在福州、杭州、北京、沈阳、大连等地建立招商网点。县委常委、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书记兼主任张仁广,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说,现在区内“人人想招商,人人忙招商”的工作氛围十分浓厚。上半年,申请入驻企业25户,已开工建设9户,有2户已经批量生产,近期即将开工8户,年内可入住60户新企业。
服务:超越自我
通化县高速发展的奥秘是什么?对此,县委书记王振才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市场经济是全新的事业,科学把握市场规律,充分认识公共资源的配置规律,始终把县委、县政府定位于市场经营主体的服务者,是通化县近年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通化县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强力打造“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
强化硬件。如今,通化县城区街道宽阔整洁,高楼林立,就是城区的小巷也清洁如洗,灯光通明。“通化县城街道变宽了,变亮了,变美了,颇具现代化城市的样子。”这是去年在通化县召开的全省城市建设现场会与会者一致的称赞声。
2001年至2005年,通化县投资10亿多元,对县城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城区内的交通主次干路全部实现了硬化、美化、绿化和亮化;“通快引水”工程结束了困扰县城生活、生产多年的难题;修建了省内一流的大型文化活动广场;运用经营城市的手段,拆迁了居民棚户区,建起了集中供热的花园小区,2万多居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城网改造、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电信、广电部门投入上千万元资金进行基站和网络建设,使全县100%的行政村通上电话,电视、广播覆盖面达100%;投资5.2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促进了城乡市场流通和经济发展。2004年,通化县被授予“全国卫生县城”的称号,开东北三省县城先河。
城市硬件的强化,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为今后经济和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优化软件。在通化县采访,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有利于通化县发展的事情,只研究怎么能行,不研究怎么不行。”据考证,此话出自王振才之口。在软环境建设上,该县广泛深入开展建设“法制、公开、服务、廉政”四型政府活动,通过积极倡导依法行政,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明显好转。同时,就执法执纪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的行为,进行了有效整治;建立了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实行了企业对部门优化环境的评议制度。
“这里本没有发展IT产业的优势,但是这里营造的低成本发展、高效率服务的投资环境,让我选择了通化县……”投资6000万元兴建通化源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海归人士、旅韩客商金源鸿,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得益于该县推行“全程代理服务制度”。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上,该县成立了行政审批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办理营业执照的时间从15个法定工作日,缩短到1至3个工作日。作者:谢晓林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 朱丹钰 收藏本文国 内 国 际教 育 娱 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
相 关 新 闻:
·····
综 合 新 闻:
········ 重庆审议卖淫嫖娼条例 将同性性交易纳入其中··
申请加盟联盟名单 网 页 新 闻 行 业 区 域 网 站 图 片 MP3 Flash论坛··小泉将留下诸多难题给继任者带来很大负担· 日本国内热议解决靖国神社问题的三途径· 日拟提前引进导弹防御系统强硬派鼓噪修宪·潘基文在联合国秘书长选拔预备投票中居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