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三湖书院当年供奉的魁星像石碑在“失踪”28年后,终于被一名游客从杂物堆里翻找出来而重见天日。据了解,这块石碑为清代乾隆年间所作,距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
日前,记者在三湖书院看到,魁星像石碑大概高170厘米左右,在石碑的上半部写着“维北有斗,载锡之光;共武之服,我朱孔扬;允文允武,长发其祥;誉髦斯士,受福无疆”;在下半部分,传说中的魁星,涂上红色,右手扬笔,左手踢斗,落款为光绪丙申冬。
主编《西樵山志》的关祥老师说,魁星像其实是由“净心修身、克己复礼”八个字组成的。这两句话是儒家训学名言和教学原则,勉励青年静心求学,不断提升、约束自己,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据介绍,在广东很多地方都建了魁星楼或孔子庙,但魁星像可能只有三湖书院这一个。
魁星像石碑的发现非常偶然。西樵旅游部门有关负责人说,前段时间,有游客在书院二楼的杂物房里发现了石碑一角,翻出来一看,原来是清代文物,即告知了旅游部门。据介绍,原三湖书院在1978年拆除,书院内许多文物古迹均被毁,魁星像也不知所踪。1987年重建三湖书院时,只有门匾和石头被翻找了出来,并建成了现在的书院大门。
三湖书院简介
据《西樵山志》记载,三湖书院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是金瓯堡名士岑怀瑾等创建。因位于应潮湖、鉴湖、会龙湖之间而得名三湖书院。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1978年拆毁。1987年,当时的南海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来的格局重建。1878年冬,因年仅21岁的康有为离开岭南儒学大师朱次琦,来到三湖书院读书2年,探索变法维新、救国强民之路。因此三湖书院又有“戊戍摇篮”之称。(记者陶敦普通讯员 曾令华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