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部7月26日证实,当地时间25日19时30分,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进行了袭击,造成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兆宇在内的4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身亡。
临时部队司令部证实,截至当地时间26日凌晨3时10分,联合国临时部队救援人员已经从被炸毁哨所的废墟下挖出了3具遗体,其中包括杜兆宇的遗体。据悉,其余3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分别来自芬兰、奥地利和加拿大。
自本月17日以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发生了多起伤亡事件。17日,1名尼日利亚军事观察员被以军炸塌的楼房砸死;22日,1名加纳临时部队士兵在以军袭击中受伤;24日,1名意大利军事观察员被炸伤;25日,又有4名印度临时部队人员被炸伤。
安南:这是一次蓄意袭击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5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以色列当天蓄意轰炸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观察哨所导致4名军事观察员身亡的事件表示震惊和悲痛,要求以军停止这种袭击,并且对这次袭击进行调查。
正在罗马出席黎巴嫩问题国际会议的安南在声明中说,联合国军事观察哨所在黎巴嫩南部的希亚姆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并且带有清晰的联合国标志,以军此次以大炮和空袭相互配合进行的袭击显然是一次蓄意的袭击行动。他指出,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曾经亲口向他保证联合国哨所不会受到以军攻击,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指挥官25日也一直在与以军保持接触,强调保证希亚姆哨所免受袭击的必要性。
安南要求以色列政府对这一令人感到非常不安的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并且要求任何对联合国哨所和人员的进一步袭击必须停止。目前,联合国在黎巴嫩南部驻有一支近2000人的临时部队,旨在监督以色列和叙利亚执行联合国决议,帮助黎巴嫩恢复行使主权,在监督停火的同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强烈谴责 要求以色列全面调查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6日就以色列空袭黎巴嫩造成中国维和人员遇难事件发表谈话,表示中方对此深感震惊,并且予以强烈谴责。
刘建超说:“我们对遇难人员表示深切哀悼,对他们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中方要求冲突各方,特别是以色列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联合国维和人员安全。我们敦促冲突当事方立即停火,尽快回到谈判和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加大外交努力,推动中东地区局势早日恢复和平与稳定。”
26日上午,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紧急约见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向以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以方进行全面调查,向中方和遇难者家属道歉,协助中方处理善后事宜。海逸达表示以色列政府对这一不幸事件深表歉意,将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尽快查明真相。
以色列要在黎巴嫩南部建立安全区
以色列政府25日说,以色列决定继续与黎巴嫩真主党作战,并且在黎南部边境建立一个安全区,严禁真主党武装进入。各方期望的停火短期内没有实现的可能。
此外,在国际部队驻守黎巴嫩南部的问题上,以色列的态度有所缓和。以色列方面认为,完成这一任务至多需要2万名维和人员,这一数字大约是欧洲国家所讨论数量的两倍。
26日,国际社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有关解决黎以冲突的国际会议,包括美国、俄罗斯、黎巴嫩和埃及等13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欧盟和世界银行等3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黎巴嫩总理福阿德·西尼乌拉说,他对这次会议促成一项黎以停火协议不抱什么希望。
沙特警告:忍耐是有限度的
沙特国王阿卜杜拉25日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制止以色列进攻黎巴嫩,并且表示如果和平努力失败,整个中东都可能被卷入战争。
阿卜杜拉当天发表电视讲话说,他要向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发出警告:“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以色列军队继续杀人和破坏,没有人能够预测会发生什么。”
与此同时,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25日也警告说,这场以黎冲突有可能会像飓风一样横扫整个中东地区。“如果决定用武力解决问题,一切都会变得双重复杂,”艾哈迈迪·内贾德说,“播种下‘微风’的人将收获‘飓风’,这将是一场席卷整个中东地区的非常猛烈的风暴。”
背景:以色列与真主党血战24年
1982年,黎巴嫩进行了整整7年的内战迎来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当年6月3日,以色列总理贝京、国防部长沙龙派出大批军队介入黎巴嫩内战,帮助长枪党打击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以色列的大规模入侵,使黎巴嫩境内60万什叶派穆斯林沦为难民。此时,伊朗伊斯兰革命已经于2年前成功,其政治效应正在整个中东地区发酵。由于在伊朗掌权的也是什叶派,黎巴嫩60万什叶派穆斯林很快与伊朗方面取得了联系。在霍梅尼的指导下,什叶派难民在贝鲁特南郊成立了如今与以色列打得不可开交的真主党。
贝京被真主党轰下台
真主党成立后,在伊朗和叙利亚的支持下,将赶走以色列侵略军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袒护以色列,因此真主党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也非常仇恨。他们曾经用人体炸弹炸掉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炸死63名使馆人员,还曾经在贝鲁特炸掉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营房,将241名美国军人送上西天。
对于以色列,真主党更加不会手软。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直接占领了黎巴嫩南部,并且成立了一支黎巴嫩伪军——南黎巴嫩军,帮助它实施对黎巴嫩南部的占领。真主党和其他反以武装合作,在以色列占领区内展开大规模的游击战争。以色列不堪其扰,国内民众因此反战情绪日益高涨,最终,心力交瘁的贝京于1983年9月15日(真主党成立仅仅一年后)被迫辞职。
但是对于贝京的继任者沙米尔等人来说,如何处理黎巴嫩,尤其是真主党问题依然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国际舆论一致认定,黎巴嫩就是以色列的越南。真主党在抵抗以色列入侵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也与越共相仿。
1989年10月22日,经过艰苦的谈判,黎巴嫩的基督教派议员和穆斯林派议员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签署了《塔伊夫协议》。根据协议除了黎巴嫩政府军,黎境内所有的武装组织都必须解散。
其他军事派别都遵定《塔伊夫协议》自动解散了,只有真主党没有解散其军队。真主党还利用这次机会,一举成为黎巴嫩境内军事实力最雄厚的组织。以色列人大为失望。1993年,以色列发动代号为“责任”的军事行动,想打击真主党的气焰,却以失败告终。
10年前血债记忆犹新
1996年,与真主党打了十多年交道的以色列终于大打出手,发动了一次代号为“愤怒的葡萄”的军事行动。以军在南黎巴嫩军的配合下,对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游击队据点进行了1100次空袭,发射了2.5万枚炸弹,甚至还炸毁了联合国的一个慈善机构,导致118名黎巴嫩平民死亡。
由于造成了大规模的平民伤亡,此事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出面向以色列施压,逼迫以色列在行动开始后的第六天停止军事进攻,并且与真主党游击队实现停火。
这件事令真主党信心大增。2000年1月,真主党的剌客暗杀了南黎巴嫩军西线旅旅长哈什姆。以色列人筋疲力尽,当年5月,以色列开始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这被认为是真主党的重大胜利。真主党并不满足,为了夺回依旧被以色列占领的舍巴农场,他们继续向以色列发动攻击。双方零星冲突不断,导致以色列始终无法拥有一个安定的北部边界。
这也是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如今对真主党大打出手的原因之一。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消息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