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普及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摄影的技术门槛,国内超过8000万人的投入更让风光摄影构成了国人生活的某种形态。由《摄影之友》杂志社主办的“2006·中国风光摄影高端论坛”7月24日到27日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坝上)举办,论坛的主题为“风景的观看和视觉可能”。
论坛邀请了六位风光摄影师———王建军、赵大督、张吃、辜东方、李景章、齐凤臣,两位以风景为主要影像题材的艺术家———洪磊和李天元,以及拍摄三峡风景的独立制片人李一凡,展示他们的影像作品,并阐述创作理念。著名艺术批评家和文化批评学者陈丹青、李小山、岛子、余虹、郭力昕、顾铮、郭京涛、刘树勇等学者也应邀到场,进行互动交流。
论坛开幕当晚,六位摄影师分别展示了自己近期的作品,姹紫嫣红的异域风光、四季景致的转移给与会者提供了充分的视觉愉悦。但论坛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树勇却告诉记者,其实,这次选择任何一位风光摄影师参加论坛,展示的作品都不会有太大区别。“当人们集中在一起观看同一风景时,图像的产生就很单一。”
风光摄影有多种可能,论坛第二天的作品展示就说明了这一点。艺术摄影家洪磊用中国传统绘画与自己的梦境相结合;李天元把自然风景放在人工制造的透明玻璃包装下作为拍摄对象;独立制片人李一凡则制作了反映三峡库区当地人生活变化的影片《淹没》。三者都对风光摄影提出了另一种诠释和可能。
画家陈丹青
摄影是关于凝视的艺术,凝视会导致疯狂,而社会致力于安抚摄影,缓和疯狂(引用罗兰·巴特的话)。摄影可以不是艺术。在今天的风光摄影之外,还有另外的风光摄影是人们不忍观看的。摄影是真的事情,观看的确实存在。国内某些摄影类型的缺席让摄影生态残缺不全,摄影比文学美术更敏感,而它在中国特别风雅,好看,因为特别安全。风光摄影不管20年来改革开放如何,依然单元发展,而西方发展至今已经是多元文化。国内“国家地理”式的摄影、商业性的风光摄影和观念摄影已经毫不逊色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此类展览。虽然中国当代艺术学院是有史以来最差的,但是最有生命力的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最前卫的就是影像。观念摄影选择了风景,洪磊作品选择了典故的风景,也是风光摄影能够走出风光摄影的一种方式。
学者李小山
关于风光摄影的讨论难以符合高端论坛的称号。所谓风光摄影,最多是相机机械制作工艺上引起的成像差异,以及拍摄者所到过的地方景致的差异。在艺术含量方面,风光摄影是否达到了艺术摄影的及格线?修改我们的观看习惯和审美习惯,让观者震动,是风光摄影无法达到的。
风光摄影师王建军
摄影只是业余爱好和情绪的释放。而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记录美丽的景色也是职业摄影师的责任。
学者刘树勇
从文革时期因不能直接反映动荡火热的现实生活而受到抑制,风光摄影成为国人视觉生活的一种生长,但这样的生长过程不能对虚伪的美学推波助澜。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并没有延续到现在的风光摄影中去。洪磊作品或许有粗糙之处,但他结合、唤醒了国人对于中国画的集体记忆,可风光摄影家普遍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储备。
《大众日报》图片总监孙京涛风光摄影背后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学支持。手机摄影的诞生让“影像中国”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风光摄影是先富起来的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与资本相勾结后,背后巨大的市场、巨大的利益驱动使摄影的权威机构都来推动风光摄影。据信息产业部的调查,照相机产业的资本增长率是每年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