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郭爱娣来源: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徐熙
针对审计报告涉及的财政预算、决算问题,会后,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徐熙接受媒体采访。
徐熙认为,往年的审计报告更注重检查问题,今年则更多地体现了综合评价,对所有部门、所有事项进行好坏两面阐述,既指出成绩又指出不足。主办机关不再经手旨在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本报讯昨天,市财政局局长吴世雄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北京市2005年市级决算和2006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吴世雄说,为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本市今年将试行会议费由市财政集中支付的办法。
2005年决算草案与预算执行情况相比,决算数与财政收支预计执行数差别不大。报告中称,今年1月至6月,全市财政收入完成57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完成预算的55.9%。全市财政支出完成47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1%,完成预算的41.8%。
今年的财政报告还根据石油价格改革、治理商业贿赂和政府部门减负等热点,透露了今年工作的三大应对举措。举措一公交集团获2.5亿元油补
报告原文积极落实国家石油价格改革政策,安排专项补贴2.5亿元,确保公共交通企业正常运行。
解读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徐熙说,这是市财政局首次为公共交通企业安排专项补贴。该补贴与今年油价两次提升有关。2.5亿元的数额根据2004年公交企业的耗油量,以及参考2005年新增公交车的数量计算而来。目前,这笔款项已做预算,今年将直接拨付公交集团。
徐熙说,这2.5亿元的油补不包括出租车因油价上调产生的补助,但今年仍有涉及出租车的其他补贴政策,市财政局将对本年度提前一年“退休”的出租车给予每辆4000元的补助,以改善大气环境。举措二会议费将直拨办会单位
报告原文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功能预算,对会议费试行集中支付,推行班车定点租赁改革,印刷费用通过招标确定厂商,努力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
解读据徐熙介绍,目前本市的会议费标准还是执行1996年会议费的标准,相对较低,实施起来确有困难,同时容易导致在实施过程中虚报人员参加数、会议规模等不良现象。为此,市财政局已就完善会议费的办法请示市政府,拟通过招投标方式先确定政府机关办会地点,然后由市财政直接将办会产生的费用拨付给中标单位,由此避免现行办法中的中间环节。
此外,本市今年还将试行班车定点租赁改革和印刷费用通过招标确定厂商的改革,并于明年全面推开。徐熙说,这3个方面的费用都是政府行政开支中比较高且比较难控制的,它们今后都将通过财政直接向社会服务部门拨付产生费用的办法得到有效解决,从而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举措三曝光政府采购不良行为
报告原文强化政府采购监管,积极治理商业贿赂。完善采购代理机构和供应商的资格管理制度,建立“政府采购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实现优胜劣汰。
解读徐熙透露,“政府采购不良行为记录名单”由市政府采购办负责公布,市民均可以上网查询。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徐熙说,如果采购代理机构和供应商发布招、投标的虚假信息,或招、投标程序不严格,或在招投标以后的采购阶段出现纰漏,如不兑现在招投标时的承诺,向采购部门进行商业贿赂等,这些不良行为都将被记录下来。财政局回应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触及体制机制漏洞
记者:今年的审计报告提到了财政预算存在一些问题,您怎么看待呢?
徐熙:审计报告触动了很多体制、机制的改革问题,说得很客观。比如预算管理的批复率较低,基础工作较薄弱,有些单位不严格报预算,多报、虚报人员数都不是个别的现象。审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很中肯,我们将进一步细化下年度财政计划。
事实上,在政府宏观管理过程中,不管是预算改革还是政府的各项改革也暴露出我们机制上还有问题。审计报告写得非常客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部门各方面共同努力,还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我们认识到,预算做得再细再好,如果不能和其他部门协调也实施不了。多头管理是预算漏洞的症结
记者:能举例说明审计报告触及的体制和机制漏洞问题吗?
徐熙:比如一个钱几个部门安排,市发改委安排了市农产品检验测试楼基本建设支出1000万元,市财政局也在市级农业事业费预算中安排了该项目前期费用和空调、电梯采购等建设资金926万元,同一个项目多头安排了资金。
这说明政府各个部门安排的预算应该联网,应该沟通,应该划清楚职责范围,避免部门多头申请。预算漏洞就出在“多头”上。追加预算过半缘于协调不畅
记者:审计报告中提到,2005年,市拨区县教育专项资金全年预算安排19.64亿元,年末,市财政又追加预算5.58亿元,全年追加预算合计11.53亿元,占全年预算的59%。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利于资金公平、公正分配的情况?
徐熙:教育经费追加是教育法规定的。由于企业缴税时间在月底,按照教育支出的增长必须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规定,财政得追加教育投入,这样就体现出追加得多了。
其实,这暴露出政府部门在贯彻预算法和教育法时如何更好地衔接的问题,今后我们将跟教委配合,提前准备一些项目,把当年预计超的款项测算得更准一些。结算方式不同导致资产闲置
记者:审计报告中提到液化石油气公司、公交集团等单位的部分经营性资产闲置,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加重了财政负担。这个矛盾今后怎样解决?
徐熙:这个问题突显了财政拨款年度和企业核算年度存在矛盾的地方。财政拨款是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企业核算时间则按照成本的归属期结账。比如热电集团购买热源,财政拨款时考虑的是一个采暖季的钱,企业上报资金使用情况时考虑到成本,一般每月列支出,这就出现了企业执行的是一部分,结余的部分则成了“闲置资产”。而事实上,那部分“闲置资产”会转到下年度使用。
通过这个事例,今后财政部门安排预算时不能简单地按照采暖季来考虑,还要考虑到时间的归属问题。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郭爱娣 摄影 本报记者 张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