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刑犯监狱首次对外开放,市民可参观罪犯劳动区,记者揭秘监内生活
《肖生客的救赎》给中国的观众留下太多关于监狱的幻想,主角安迪在狱中的种种遭遇也给“监狱”增添了神秘感。中国的监狱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有刑讯室,拥挤、肮脏的地方?位于北京大兴区的北京市监狱关着1600余名在押犯人,他们都是刑期在15年至20年的重刑犯。昨天是北京市监狱定期开放的首日。记者随第一批探访者一起走进高墙铁网之内。进监服刑每人领养一盆花
监区宿舍的大门是透明的,隔着玻璃能够看到监室内出奇的整洁——床上的被子都叠成一个尺寸的有棱有角的“豆腐块”,连盖在脸盆上的毛巾都显出一样的纹路。
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监区里还摆放着一只鱼缸,十几尾花色各异的金鱼在里面欢畅地游来游去。监室的桌子上还摆着鲜花。“为了教育服刑人员热爱生命。当他们走进监狱时,我们就每人发一盆花和一尾金鱼给他们,让他们亲手浇灌、饲养。”据狱警介绍,这些花都是由监狱花房栽培、服刑人员亲自挑选的。服刑人员干活享有劳保
上午10点多正是工作时间。包装车间位于监区一角。这是一个宽敞的拱顶车间。几十个服刑人员正在埋头干着手里的活计——蛋糕盒纸托。每个在押人员面前的纸托已经堆了一个小小的山头。看到有外人进来,几名正在干活的在押人员回头看了一眼,脸上的惊讶表情只微微一现,便又投入工作。要不是这些“工人”都穿着囚服,在外人眼里,这与普通的工厂车间如出一辙。
负责看管这些在押人员的狱警告诉记者,劳动保障措施在狱中充分执行。这里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夏天供应绿豆汤和雪糕。”在待遇上与普通工厂可以“打个平手”,视工作完成情况还可以拿到一些“工资”。除了简单的手工包装以外,监区还有焊接等工作,如果工作需要“持证上岗”,服刑人员还要考核取证才能上岗劳动。
据狱警介绍,每个人都有工作量。在劳动期间,工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与每一名在押人员的“积分”挂钩,而这些积分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减刑和年终受奖。狱内编辑室每月出两期报
“北监报”是一份在外界难得一见的刊物。记者在编辑室看到,打印机、电脑、排版设备一应俱全。刚刚出版的报纸共6版,从版式、文笔来看颇有些“专业水准”。“我们还有通讯员,每半个月发一刊,每个监区一份报纸。”戴着眼镜正在电脑前排版的编辑说起报纸,口气里还有点自豪。
据介绍,编辑部由7名服刑人员组成,由干警管理。经过了解,记者才知道这里面“藏龙卧虎”,有两家报社的“首脑”,美编是一位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著名美术院校的大学生。
“我22岁就到这里了,现在37岁……”问到过去,以前曾经是会计的老江仰头思量了许久,好像在数自己在监狱生活的岁月。而另一端,一名“北监报”的编辑人员已经转头抹泪了。原来在采访的记者中,他与以前的老同事巧遇。这样戏剧般的场面,令在场人的不禁唏嘘。心理咨询室设“宣泄区”
在心理咨询室的“发泄区”,一名身穿囚服的服刑人员正在狂打拳击沙袋。另一名服刑人员正在跑步机上“撒丫子”。记者刚走进发泄室,还误以为这里是健身房。
“给服刑人员最大压力的就是父母亲亡故和妻子的离开。”做了4年多监区心理咨询师的曹警官告诉记者,有些服刑人员在得知父母亲故去的消息后产生自杀倾向。去年,一名服刑人员在拨打心理热线电话时说:“我就是为我母亲活着的,现在她去世了,我也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另一名服刑人员也因为妻子坚持离异而郁郁寡欢。经过心理评估,两个人都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监狱立刻对两人采取了24小时监控,防止他们有过激行为。另一方面,适时进行心理治疗。两名服刑人员又重新振作起来。
为调和服刑人员与家人的关系,每个月服刑人员都可以与家人有一个小时的会见时间。监狱根据服刑人员的表现,安排服刑人员与亲属在狱中共进午餐。如果条件符合要求,表现良好的在押服刑人员还有机会与妻子单独团聚。这些亲情对高墙之内的服刑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晨报记者李婧参观监狱预约手续
凡年满18周岁,具有北京市户口,未在该监狱服过刑的本市公民凭身份证、户口本和当地政府(街道、乡、镇)证明,可在每月前两周周二(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到北京市监狱和北京市女子监狱传达室预约登记,经审核合格后按监狱通知前往参观,市监狱和女子监狱于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安排市民参观(每次人数不超过40人),集体组织的可优先安排(每次人数不超过100人)。“监狱开放日”在这两所监狱先行试点后,将在北京市监狱局所属监狱逐步推行。服刑人员生活日程表6:00起床7:00早餐8:00出工11:30 午餐休息16:30 收工18:30至19:30收看新闻21.:30 休息监内劳动区 晨报记者 邹红/摄
每人一盆花
每月两份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