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的上海仿佛一座巨大的桑拿房,此间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与天气一样火爆,来自国内外的大学校长展开热烈讨论。
他们在谈论什么?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服务于社会、教学科研机构的创新……一个个有关创新的话题被提起,在碰撞之间,创新型大学这个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既要有教授,也要有技术员和高级技工——
教师,创新型大学的基础
“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吸引世界水平师资。高等教育扩招容易,但要吸引高水平教师,大概还需要二三十年时间。”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说:“为避免‘近亲繁殖’,我们大多招收外校培养的硕士、博士,很少招收自己培养的学生。这通常是好大学的标志之一。”
无独有偶。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校长罗德里克·弗雷泽说:“刚毕业的研究生一律不能直接留校执教。优秀人才,需要有丰富的经历。对于学校而言,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才聚集在一起,有利于智慧的碰撞与交流。”
“应当完善高校的人才种类,教师队伍不能都由博士组成,不能全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说。在他看来,我国高校人才结构严重不合理,许多高校普遍缺少优秀技术员和高级技工这种类型的人才。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例,随着唯一的吹玻璃工人退休,该校化学系有着多年历史的玻璃车间宣告关闭,从此所有玻璃实验器材全部依靠买成品。为此,朱清时建议,高校应从企业招收一些技术人员扩充到高校队伍中来。
当然,只有热爱学生的老师才有可能成为好老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校长杨祖佑热衷教学,曾12次获普渡大学颁发的杰出教学奖,在担任校长后仍然继续开课教授本科生及指导研究生。“教学是一种享受,教授一定要自己去教,而不能让别人代劳。”他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中国高校中存在的“教而优则仕”现象,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笑着摇摇头。在他看来,有不少教授,其长处在于科研,繁忙的行政管理不仅埋没了他们的才能,还耽误了他们继续科研的脚步。大学的管理者应当选出有管理能力的人和有研究天赋的人,让他们各司其职。
记者感言:与1998年相比,我国大学目前在校生增加到4倍以上,而教师人数还不到2倍。比数量的缺乏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质量教师的缺乏。大学教师中高学历者比比皆是,但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质量,况且有些教师虽然水平不低,却不热衷于教学。没有一支高质量的热爱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型大学将无从谈起。
不挑战学术权威,很难成为创新人才——
学生,创新型大学的关键
“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一番话引起在座校长的共鸣。犹如企业家关心自己的产品一样,学生无疑是中外大学校长们关注的焦点,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他们眼下的课题。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说,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对某个学科领域产生兴趣,并为之努力,才有可能激发出创新火花。
创新型人才应养成创新人格。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大学要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理性的批判精神,要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品质,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严谨勤奋的学风和学术研究的兴趣。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敢挑战学术权威,很难成为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协作精神。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说,创新型人才必须善于和别人共事、沟通,协同攻关,集思广益。
创新型人才应主动实践。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说,中国学生存在严重的“被动实践”问题,也就是他们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往往是由老师指定的,完全类似于“做习题”,而灵感往往来自主动实践中的自由探索。
尽管校长们眼中的创新型人才各有千秋,但有一些是相通的,这些人才与“应试教育”无关,与“灌输式教育”无关,大学校长们此刻考虑的不是教会学生什么,而是给他们一片自由的思想天空。
记者感言:正如大学校长们所担忧的:应试教育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扼杀了,毕业后又要求他创新,为时已晚!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大学只是其中的一环,只有从教育的最初入手,环环相扣,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学校要为学生的一生做好准备,最终目的是无论学生选择哪个职业,都有成功的可能性。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然会有收获——
环境,创新型大学的保障
浮躁、学术造假、急功近利……在一些校长极力声讨这些校园不正之风时,另一些校长却显得很平静: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然有收获”,说这句话的杨祖佑校长,带领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过去的8年中,涌现了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被频频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的回答出人意料又意在其中。
“我想不起来最近发生的学术造假事件是在什么时候了,实际上,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老师的辅导,在他们需要帮助时能及时得到帮助”,剑桥大学副校长伊安·莱斯利说。他认为,剑桥大学遏制学术造假得益于学校长久以来营造的良好学术环境。
“我们努力支持最好的、最出色的人做科研。谁的想法最好,研究记录最扎实,科研经费就会更多。至于研究什么课题,完全是学者自己决定。支付经费的人完全不会干涉学者的研究。”约翰·亨尼斯说。
“高校科研倾向于基础研究,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有结果,我们有位教授默默无闻地工作了10年,最终解决了一个世纪难题,所以,不仅校长们要‘有点耐心’,整个社会也必须‘耐得住寂寞’。”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说。
“校长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要和大家在一起,成为他们的同事和朋友。我的责任就是让他们工作顺畅。他们遇到什么障碍,可以随时告诉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伊安·洽博说。
宽容、自由、诚信、信任、耐心……这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制胜之道?中国的大学校长们陷入了沉思。行胜于言,该是大学乃至全社会埋头做事的时候了。
记者感言: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大学所做的,应当为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创造创新的环境与氛围。创新环境的营造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几代人去维护去努力,它的效果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却能让一所大学保持永久的创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