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电影让千余师生成亡魂
唐山矿冶学院已经放暑假的学生想看完电影再回家,不想灾难降临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特派记者 胡非非 朱小勇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特派记者 朱元斌
1976年的暑假,唐山矿冶学院(现在的河北理工大学)暑假比平常放得晚。因为在7月27日学校放电影《决裂》,所有学生都打算看完这部革命题材的电影后,第二天才回家过暑假。然而,一场浩劫让这些学生的亡灵永远留在了校园。1261名师生死于那场灾难,一夜之间,让当年唐山三所高校中规模最大的矿冶学院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精英。
“如果不看电影,就不会死这么多人”受访幸存者: 刘贯一,47岁,现为河北理工大学教师”
“当时我和大哥埋在里面,一时出不来,接着就听到外面很多人的呼喊声。我还纳闷,怎么都出去了?后来才知道呼喊声都是从废墟底下传出来的,所有人都被埋了。”
亲身经历30年前那场大地震时,刘贯一才17岁,其父母都在河北理工大学任教。当时作为教职工子弟的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地震之后,唐山人见面第一句问候语就是:“你家碍着谁没?”刘贯一说:“这其实就是问对方家里有没有亲人去世,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一家人能完好无损的几乎不存在。”
骨折4天后才发现
如果那年能够按正常时间放暑假,也许学校就不会死那么多学生。刘贯一记得很清楚,那年暑假比平时来得晚,由于7月27日的晚上学校要放电影,全校的师生都留下来,准备在28日下午才离开学校过暑假,没想到灾难不期而至。
27日的晚上,刘贯一和几个朋友没看完电影就回家睡觉了。“那天天气出奇的热,我很久都没睡着,翻来覆去直到好晚才迷迷糊糊睡过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屋子里就颠簸起来,摇晃得厉害。我当时住在学校职工宿舍楼的三层。在剧烈的颠簸中,我看到外面有很强很亮的光,后来才知道是地光,虽然当时是凌晨3点多,但在地光的照射下,我能很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楼房,似乎都在摇晃之中。”
刘贯一和大哥住在一起,两人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中。所幸的是,两人住的房屋是老式木结构的,加上屋子里一些衣柜等家具的支撑,让两人有了生存空间。刘贯一笑着说:“当时我和大哥埋在里面,一时出不来,接着就听到外面很多人的呼喊声。我还纳闷,怎么都出去了,就我哥俩被埋?后来才知道,并不是那样,呼喊声都是从废墟底下传出来的,所有人都被埋了。”
由于压在身上的东西不是很重,刘贯一和大哥很快从废墟中爬了出来。“当时我的右手肿了,可我都顾不得了,赶紧从废墟之中扒救还活着的被困者。”据刘贯一回忆,当时自己的右手腕实际已经骨折了,但直到4天之后,自己上北京向家人报平安信的时候才被发现。
上京报信一路绿灯
上北京报信的那段经历,刘贯一还记忆犹新,“学校有个车库,有一辆大轿车虽然车顶扁了,车窗也没了,但还能开。当时学校里的伤员多,大轿车就成了把伤员送往北京的救命车。7月31日,我随着车子上北京向家里人报平安信,一路上车子畅通无阻,没有油的时候,进一个加油站就给加,也不用给钱。进到北京城,也是一路绿灯,交警看到也不拦。车子的那个形状,所有人都知道是从灾区唐山来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车子并没有中途停下放我下车,而是一路开到了积水潭医院,当我帮着把伤员送进医院的时候,我的右手老疼,一名热心的医生问我怎么回事,后来帮我一看,才知道右手腕骨折了”。
最完整的地震遗址位于河北理工大学
目前的唐山地震遗址,属于国家保护单位的只有三处: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唐山第十中学管道错位地震遗址和唐山机车车辆工厂铸钢车间遗址。而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址。
30年前,河北理工大学名叫唐山矿冶学院,是当时唐山的三所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的一所,但那场举世震惊的浩劫也让这所高等学府损失惨重,全校教职工1014人,震亡了325人,家属1325人,震亡530人,原有学生1227人,震亡406人,全校三分之一多的师生,共1261人死于那场地震,72户教职工家庭惨遭灭门。
地震遗址位于学校的东边,是当年即将竣工的图书馆大楼。每年7月28日前后,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前来参观缅怀。
地震遗址有4049平方米,图书馆本来分为阅览室和书库,整个书库是4层,地震后底层粉碎,剩下3层屹立于此。本与阅览室紧密相连的书库,因为地震而整体向西移位1米多远。东西阅览厅震得整体落地,横七竖八的水泥浇注框架似乎在诉说着当年那场骇人听闻的大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