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以问题峰会未能敲定停火协议
联合声明指出各国将致力于“持久停火”;美国偏袒以色列态度引发分歧
来自15个国家的官员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和欧盟的代表26日在罗马召开会议,为解决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近日发生的冲突商讨对策。由于美国坚持要求停火协议必须能够实现持久和平,并确保真主党对以色列不再构成威胁,与会各方未能达成一致。
美国方面不改初衷
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在会议开幕时发言指出,这次会议对于重新实现以黎之间的和平是个“历史性机遇”。 他呼吁与会各方能就促使冲突各方实现停火、在黎巴嫩南部地区部署国际部队和向危机地区提供人道援助等达成协议。美国国务卿赖斯则认为,解决黎以冲突的方案必须有持久和延续性的效果,不能是暂时的。她说,停火协议需要包括真主党释放被其绑架的两名以色列士兵、解除武装,并向黎南部边境派遣国际维和部队等。
意大利外长达莱马会后宣读了《联合声明》,声明指出:“罗马会议与会各国一致决定,将立即展开合作,促成黎以之间立即停火,以此结束黎以之间目前的暴力冲突和敌对状态。双方的停战必须持久、永恒和具有可持续性。”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冲突的直接参与方均未参加此次会议,且各方在停火方面存在分歧,会议很难就停火时间表达成共识。
同意派驻国际部队
美国所坚持的这一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同与会其他各方存在明显分歧,除了美国“坚定的盟友”英国之外,其他与会各方都希望以色列首先结束目前的军事进攻。
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也出席了此次会议,他当天表示,这次国际会议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同时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继续努力促成真主党同以色列立即停火。此前他曾说,他对这次会议促成一项黎以停火协议不抱什么希望。
美国国务卿赖斯对媒体表示,与会各国在成立一支由联合国授权的国际部队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立场。以色列方面目前尚未对这一消息做出反应。之前,以色列更倾向于向黎巴嫩南部派遣一支由北约领导的国际维和部队。
欧洲外交官当天透露,欧盟各国外长将在下周二就如何结束当前的以黎冲突举行特别会谈。
交战双方针锋相对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26日上午再次表示,他不会释放以色列监狱中的阿拉伯人以换取被抓走的以军士兵。
据《国土报》报道,奥尔默特当天在出席国会外交和国防委员会会议时重申了上述立场。奥尔默特还表示,他对以军在黎巴嫩南部城镇遭遇来自真主党武装的顽强抵抗并不感到意外,但在目前情况下他不会妥协。
黎巴嫩真主党也针锋相对表示不会为了停火接收“侮辱性”条件。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当天表示,“我们拒绝接受任何侮辱我们国家、人民和抵抗力量的条件。”
本次罗马峰会由意大利和美国共同发起,黎巴嫩、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土耳其、加拿大、希腊、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等15个国家派官员参加了会议。
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战事速递
以色列遭遇开战以来最大伤亡
据称12名以军士兵被打死;以宣称击毙真主党中部战线指挥官
26日上午,在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出席国会外交和国防委员会会议的同时,以军继续在黎巴嫩南部城镇宾特朱拜勒与真主党武装发生激烈交火,战斗中以军有大量士兵伤亡。
据报道,为了阻止以色列部队占领黎巴嫩南部城镇宾特朱拜勒,真主党武装发起了强大攻势。最初,真主党控制的电视台报道称,共有1名以色列士兵被打死,5名士兵受伤。但随后该电视台又援引阿拉伯电视台的报道说,共有12名以色列士兵丧生,此外还有数十名以色列士兵受伤。不过,以色列军方不愿证实这一消息。
此前一天,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完全控制”真主党重要据点比特杰巴尔村,并在另一处据点打死真主党武装在黎以边境中部战线的指挥官阿布·加法尔。以军参与进攻的“克伦炮兵营”指挥官阿维·马诺中校说,自以军围攻比特杰巴尔村以来,他的炮兵营在2天多时间内向该村发射了约3000枚炮弹。
■军前叫阵
真主党威胁发动更大规模攻势
承认低估以色列决心,声称要将战火烧到海法以南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25日说,黎以冲突将进入新阶段。同一天,真主党一名高级领导人首次承认,在抓以军士兵前,真主党武装根本没料到以色列会采取如此严重的报复行动。
准备与以军正面交锋
纳斯鲁拉25日在真主党下属的“灯塔”电视台发表讲话时说,真主党与以军已经持续两周的战事还将进入新阶段。“在新时期,我们的轰击不会仅限于打到海法。”纳斯鲁拉说,“如果形势发展,我们会选择时间,把战事推进到海法以南。”
纳斯鲁拉说,无论以军深入黎境内多远,真主党武装都不会停止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同时准备与以色列地面部队正面交战,将重新夺回被以军占领的土地。
对于以军猛攻,真主党当天还首次承认低估了以军反应,没有想到以军士兵被抓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
谴责美国新中东计划
纳斯鲁拉在讲话中说,以军原本计划在10月前对黎南部真主党武装发起攻击,而以军士兵被掳一事迫使他们把计划提前。
纳斯鲁拉进一步解释说,美国希望除去真主党,这是它“新中东”计划的一部分,“在美国看来,主要障碍……就是在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抵抗运动,以及叙利亚和伊朗政府。”他还说,“在‘新中东’计划内,应该没有任何抵抗运动,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抵抗力量必须被消灭。”
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局势前瞻
黎以冲突短期内停火无望
国际斡旋将进一步影响战事进展
本报讯(记者储信艳)26日在罗马举行的黎以问题国际会议没有就停火问题达成一致,有专家分析称,谈判破裂的原因是由于双方继续坚持固有立场,本周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交战方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会有所缓解,但是近期内实现停火则希望渺茫。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李国富认为,罗马会议的破裂反映了各方基本立场的分歧。
美国、以色列以及欧洲国家都将真主党列为恐怖组织,认为此次真主党主动挑起事端,这给以色列打击真主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也是美国所谓反恐行动的继续。
阿拉伯国家的温和派虽然开始并不希望真主党通过黎以冲突扩大伊朗在中东的影响,但是面对以色列的狂轰滥炸,他们的态度也日渐强硬。
李国富指出,现在交战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双方特别是以色列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完成战略目标。但是以色列这种狂轰滥炸不计后果的做法,也会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
随着战事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将更多地对美以施加压力。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几天之后或是在本周内,大规模的冲突应该会有所缓和。如果说前段时间是以冲突为主,那么这段时间外交和冲突会相互穿插。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问题专家陈双庆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黎以冲突在短期之内停火基本不太可能,现在这种拉锯战要持续一段时间。不过,美国的出面干预预示着一个新阶段,类似罗马会议之类的国际会议可能还会召开,将来肯定仍是以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