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校长专家鹏城论教育信息化
2006“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创新”论坛昨开幕
晶报讯昨日上午,2006“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创新”论坛暨VCMDEU.com杯“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主题网站展评”开幕式在深圳麒麟山庄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的500多名校长、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总结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与创新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邢胜才,原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朱新均,活动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副市长闫小培,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观光等出席开幕式。
副市长闫小培在开幕式上致辞,她在致辞中称,2003年,深圳90%的公办学校建成了校园网,100%的中小学建立了计算机室,每8个中小学生中有一台电脑的生机比率达到了8∶1,已实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深圳中小学生9岁已能操作使用计算机,12岁使用互联网,比国家规定的时间提前了9年。深圳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面临着从以建设为重点向以运用为重点的转型。
昨日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报告时就大力发展中小学信息化作了精辟的阐述。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导朱永新作“一个网站和一项实验”的主题报告,其新教育实验的个案与具体实验做法引起在座的各地校长老师的浓厚兴趣和关注。另外,昨日下午还举行“学校推进信息化专题论坛”。
今日上午,来自香港、台湾、重庆、深圳、广州、上海各地的专家将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题举行专题论坛,下午举行闭幕式和“2006年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创新管理校长)颁奖典礼。此外,VCMDEU.com杯“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主题网站展评”也将于今日举行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李天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运用是信息化的核心”
“未来五年或者是更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恐怕就是要普及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以普及运用、提高效率、大力发展中小学信息化为题作报告交流。
“加强应用、提高效益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李天顺举了两个例子:在美国访问时,“我们去看的是一间破旧的大教室,中间桌子,周围摆的却都是书架子,书架上满是书。除此之外,桌子上摆了十多台电脑,每一台电脑都是联网的。老师讲一堂防火的课,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材料。而在印度德里排行第三的学校里,计算机设备简陋但计算机教室每天要排12节以上,轮班上课;很多孩子在教室里席地而坐,看老师在很破的电脑上去演示。
李天顺认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应用。要把有限的、已有的信息化设备充分运转起来,达到效益最大化。
针对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问题,李天顺认为,“中国的中小学信息化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味地去追求技术上的高配置;必须走一条以经济的成本共享优质资源的道路,所以运用是它的核心。”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
“一个网站和一项实验”
走上论坛的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把组委会给的“命题作文”——“教育信息化和新教育实验”改为更小的题目——“一个网站和一项实验”。主题报告则从闻名教育界的网站“教育在线”诞生说起。
“教育在线”开办于2002年。“开办前,我对网络没有好感,我的一位博士生李镇西说:‘朱老师,如果你不懂得利用网络获得信息、不利用网络传播理念就不是现代的学者!’后来我们一起建网站,没想到网站办起后注册人数就到5000人,还聚集了全国优秀老师、教育名家到这个网站上来。”截至昨日,网站注册会员逾26万人,平均每月独立访问人次约42万,“平均每个人他要看5.5页才离开”。
2002年网站正式开通时,朱永新作出一个承诺:“只要你坚持一件事,你不成功,我赔偿。以1赔10,就是写教育随笔我希望老师每天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十年之后你不成功你找我。”现在,“教育在线”上有上万名教师坚持写教育随笔,其中有一大批出版了教育著作,如出版《守望高三的日子》、《怀揣着希望上路》的陈晓华老师。
“现在全国有13个实验区、5万多名教师、8万名学生参加进来,这个实验完全靠网络支撑。总之,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的发展为起点。我们知道,现在绝大部分的教育理念都是以学生为本,我们进任何一个学校都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我们认为,在整个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教师快乐是学生快乐的前提,因为教师不发展孩子也不能发展。”朱永新语重心长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