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赤岗塔位于新港中路新滘镇新市头村附近山冈上。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因所处山冈是红色沙砾岩构造,塔身也呈红色,故称赤岗塔。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琶洲塔在琶洲村。此处原是江中小岛,因山似琵琶,塔建山上,故名。又名海鳖塔。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琶洲砥柱”即指此塔一带风景。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塔矗立在番禺莲花山主峰的莲花塔,原名文昌塔,又名石砺塔。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塔呈八角形,高九层,用青砖砌成。造型古雅,工艺精湛。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版撰文:钟 葵
在珠江沿岸的人文景观中,有3座古塔是古人依据堪舆学兴建的,分别是位于新滘镇新市头村附近山冈上的赤岗塔、位于琶洲村的琶洲塔和位于番禺莲花山的莲花塔。现在很多广州人都不知道这3座塔建于何时,为何而建。据史料记载,这3座塔建于明朝末年,建成后起“关锁珠江水口”的作用,使广州乃至全粤的气势“完且固”。
通过造景使地理形势获平衡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广州古城的选址和布局与古代堪舆学密切相关。从堪舆学的角度看,广州古城背靠白云山,位于东、西、北江交汇之处,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确为宜人居住的宝地。但广州的地理形势也有不足之处,古代堪舆家认为:“中原气力至岭南而薄,岭南地最卑下,乃山水大尽之处。其东水口空虚,灵气不属,法宜以人力补之。”
“水口”是堪舆学一重要概念。据堪舆学理论,“生气随山而行,界水则止”。无论水流自何方流来,何方流去,其来处为入口,亦称天门,去处为出口,亦称地户。二者统称为水口。堪舆学在多数情况下提到水口,主要是指出口而言。要求天门必须开敞通畅,地户必须关锁紧密,最忌直去无收,变为“无情水”。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西高东低,故主要河流都是自西向东入海,所以,水口也就大多位于东方、东南方或南方。
广州城下三江交汇,珠江自北向南流过城西到白鹅潭折向东流,注入狮子洋从东南方出海。故广州的水口在东方和东南方。
堪舆家认为广州城东面“水口空虚、灵气不属”,是指当时珠江水的出口地势低平,两岸没有高山夹水而行,“关锁”水口,会造成“生气外泄”,使广州城的形势不够完固。既然这样,就应当在江边造景使地理形势获得平衡。
如何补救?堪舆家认为,“补之莫如塔”。于是“以赤岗巽方(位于广州城东南方)而塔其上,觚棱峻起,凡九级,特立江干,以为人文之英锷。”是为广州第一“水口塔”——赤岗塔。
在赤岗塔东面“二十五里有琶洲,当二水中,势逆而亦面巽。其内一山,石冢高平,于是又塔其上。以其水常有金鳌浮出,光如白日,因名曰海鳌塔(即琶洲塔)。”是为广州第二“水口塔”——琶洲塔。
再往下行,到了番禺莲花山,又建一塔“以束海口”,是为广州第三“水口塔”——浮莲塔(即莲花塔)。
建塔使“山水回顾有情”
赤岗塔、琶洲塔、莲花塔均建于明朝末年。此3塔建成后,学者屈大均评论道:“(赤岗、海鳌)二塔屹然与白云山并秀,为越东门。而引海印、海珠为三关,而全粤扶舆之气乃完且固。”又说:“乃今二塔在东,三浮石在西。西以锁西北二江之上流,东以锁西北二江之下流。而虎门之内,又有浮莲塔以束海口,使山水回顾有情,势力逾重。”
屈大均这句话可能有笔误,广州古城的“三关”应指海印石、海珠石、浮丘石,这三石位于古珠江岸边,也起着“关锁”水口的作用。所以称为“三关”。屈大均所说的“三浮石”应为“三石”。赤岗塔和琶洲塔在珠江的东面,“三石”在珠江的西面。现在,“三石”早已湮没。而赤岗塔、琶洲塔、莲花塔至今仍雄踞珠江口岸,自建塔之后,外来船舶以此为航标,故又有“广州三支桅杆”之称。
在古代,以塔关锁水口的做法并不少见。比较著名的有泉州市的三个“水口塔”——溜江塔、六胜塔、姑嫂塔。这3座塔的作用也在于“关锁”水口,以壮泉州形势,而为航运提供航标,则是它们的辅助功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