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具有发生强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华南强震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我们世代常居在这座海岛上,就应该时时处处居“危”思危。因此,在今年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徐庄提出,要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加强我省防震减灾体系建设。
徐庄在《关于海南防震减灾几个重大事项的建议》中建议:
一、全面推进我省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设。我省大部分农村住房的抗震性差,建议省政府加大我省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范围,将提高农村防震能力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之一。
二、进一步加强海口市建筑物抗震设防工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严格把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三关,全面增强海口市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
三、加快地震、火山紧急救援体系建设,尽快提高全省地震应急反应与指挥能力,尽可能地减轻未来地震中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四、建立南海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和机制。
其实,早在2005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我省各级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情况进行检查。同年8月,执法检查组就做好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提了八条建议,这些建议直指我省防震减灾工作“软肋”。
这八条建议包括:各级政府要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抓紧完成防震减灾“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科学编制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作用;推进震灾预防体系建设,切实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健全和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地震应急能力;依法加强对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的保护;加强海洋地震监测预报和海啸预警工作,尽快启动南海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及海啸预警项目;加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看来,我省的防震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本报海口7月26日讯)
海南历史上较有影响地震
海南岛北部地区新生代以来持续拉张变薄而从大陆裂离,但未发展成大洋型盆地就衰亡了;而南部地区从海西期以来长期处于挤压状态。海南地震与拉张性断裂活动关系密切。
一、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山塔市7.5级地震
震中位于东寨港西侧,烈度10度,72个村庄沉没海底,3300人死亡。这是我国地震历史上唯一导致陆陷成海的一次大地震。陆地沉陷幅度一般在3-4米,陆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以上。震区内除1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深入海底外,还有上千平方公里的陆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沉。震感北达600余公里外的湖南临武县,6度破坏范围达300余公里外的广西陆川、博白,广东的阳江一线。
二、1969年12月17日陵水东南海域5.1级地震
三、1969年12月20日陵水东南海域5.2级地震
四、1982年1月25日崖县西北部扎南4.0级地震
五、1992年至1995年东方近海震群
六、1994年12月31日北部湾6.1级地震 1995年1月10日北部湾6.2地震
七、1999年5月17日万宁4.9级地震
八、2001年9月7日陵水4.0级地震 (文刚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