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宁实习生于小川)本报26日关于民办学校推出“协议班”与学生协定保考重点高中的报道,引起不少家长和老师们的关注。7月26日,多数家长认为通过签订协议可以增加老师们的责任心。而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担心,学校开办“协议班”是否会令学校教学只为升学。 家长:“协议班”引领招生新形式
当日,本报接到参与讨论的热线电话近100个。其中,家长们的观点比较一致。
电话为62××××43的市民说:“有了协议感觉老师应该能更负责。现在有的民办学校,孩子送去了,老师也不怎么认真管,有了这种协议学校势必要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些,对孩子的发展有一定好处。”这种观点占了多数。
电话为25××××15的市民认为,某种程度上说,“协议班”引领了一种新的招生方式,相信会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教育岂能只为考重点
教育工作者对塔湾中学推出的“协议升学班”有不同解读,不少教师致电本报,担心学校会因此只重视成绩忽视其综合发展。
郭东亚是市五十一中学前任副校长,郭老师个人认为这种招生方法还是有不妥之处。“初中教育还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应对学生采取素质教育。而这种招生做法,不免让人觉得学生上初中就是为了考一个重点高中,违背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一个翻版。”
94中退休教师葛艺玲告诉记者:“我个人认为这种招生方法是一种变相的抢生源。孩子还处在发展的过程,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三年间存在很多变动的因素,仅仅通过测评来认定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不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