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杜翠 摄
从今年9月1日起,广东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将平均增长17.8%。这一调整是广东省自1994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来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虽然这样的调整有助于解决珠三角的“招工难”问题,但难免会引发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的担忧。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本土著名经济学家梁桂全日前在接受时报记者专访时预测,工资成本上涨加上“十一五”期间人民币的升值,珠三角生产成本保守估计还将上涨三成,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是必然的。但问题是,快速的转换后面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梁桂全忧心,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前支撑着整个广东经济的大部分,撤离的速度一旦过快,后续的新产业又未能补充这一空档,广东经济可能出现停滞状态。
工资提升 珠三角生产成本将上涨三成
信息时报:广东省近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珠三角聚集了大量玩具、服装、陶瓷等传统产业,即使是电子制造业,很多企业也是以“三来一补”为主要业务,利润微薄,对成本的变动相当敏感。你觉得这一措施有何影响?
梁桂全:这不是坏事,却是一柄“双刃剑”。对整个广东省而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强广东吸引外来劳动力的竞争优势。由于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加快了企业技术革新的步伐,促进产业调整。
企业开不了这个价格,那么就不要进来。而且,珠三角的要素成本上升得比较大,慢慢地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会离开珠三角,向其他地方转移。
信息时报:事实上,今年以来,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升高,以及电荒油荒带来的影响,似乎所有不利的因素都集中爆发,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捱了。
梁桂全:除了劳动力价格上升以外,现在已经进入了环境的高约束阶段,环保投入的成本也在提高。我跟很多企业负责人都聊过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他们说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到6∶1,那就没得做了,肯定是亏的。
信息时报:现在离6∶1这个数字,应该还有挺长的一段时间吧?
梁桂全:错了,不会长。已经有专家预测,今年人民币汇率在理论上完全可以达到7.850元的位置。我预测“十一五”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应该会去到6.5至7之间,这是没有问题的。人民币升值去到7,升值幅度达到15%左右。这时候,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小了。如果达到6.5的话,那更麻烦了,升值幅度达到20%。
现在的整个走势是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致使生产成本迅速提高。“十一五”期间,其实企业成本中油、电以及材料设备等成本也会上升,因此在5年内,最保守估计,生产成本将上升30%。
产业转移 很多地方以零地价吸引粤企
信息时报:如今以台资为代表的外资企业有向长三角等地转移的迹象,请问是否已经形成一个明显的趋势?
梁桂全:当然了,珠三角的生产成本在上涨,国内别的地方同样也遇到这个问题。但是,国内总有一些地方还是比较落后,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估计不会太多;土地资源方面,现在很多地方打零地价的牌子,而且劳动力价格也有优势,吸引珠三角的企业前往。当然这不是长期的优势。
另外,在国际竞争中,越南的生产成本至少比我们的成本起码低30%~40%以上,实际上还不止这个数。柬埔寨,近两年的发展也很快;印度的成本也肯定比我们低,再加上现在的贸易摩擦。所以说广东现在经济发展的空间正在收紧。
信息时报:另一方面,也有这样的迹象,珠三角从帮外国人做贴牌加工变为帮温州人做加工。你如何评价这一现象?
梁桂全:广东先发展起来,但现在浙江已经超越广东。原来是广东人给浙江人下单,下定单。现在是温州人过来给东莞人下定单。下单能力是企业掌控市场的能力。
我一直批评一些地方政府的短期思路,过去一直把重点放在生产环节上。你是可以抓生产,但更应重视城市功能的发展,例如,广东过去是不重视商业,不重视银行的。所以,以前很多东西是在广东发展起来的,但5年、8年或者10年后,反而去了浙江发展,整个市场的枢纽转去了浙江。证明广东人不是很重视市场,或者说是“玩”市场玩得不够好。
例如,东莞的制鞋企业接收了订单,他们有100万箱鞋的生产能力,现在接了250万箱单,其实有150万箱可以给那些浙江的企业生产。但是,我们东莞的厂家就只懂得埋头生产,浙江就不是了。除了这150万箱,做完了还看看国内还有没有市场。占领了国内市场,有下单能力了,现在倒过来他向东莞下单生产。
广东企业市场能力比较弱,这一点将会制约着广东的发展。其实广东处于很好的市场区位,跟国外国内市场一个衔接部位,但是广东企业相当不重视。
结构调整 广东需要填补产业“空档”
信息时报:有人说,广东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的企业离开广东是必然也是大趋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撤退,对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梁桂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前支撑着整个广东经济的大部分,如果撤离的速度过快,后续的新产业又未能补充这一空档而造成真空的话,广东就要面对“青黄不接”的尴尬,经济可能出现停滞状态,这也是我以前曾经提及的观点——广东要警惕“未老先衰”。
信息时报:广东是否出现了经济衰退的情况?
梁桂全:经济衰退还没有出现,但广东发展了20多年,如今确实处在一个拐点上。这个拐点的征兆不是现在,而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在90年代后期,广东有一批搞经济研究的,对经济拐点的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实际上,1998年金融风暴之后,广东已经有拐点的征兆,但是非常可惜,当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还有人说是杂音。
现在提出广东制造迈向广东创造,我认为大方向是对的。但是在实质性思路上,是否切合前进中的每一步骤,我觉得还需要研究。到现在为止,广东还没有脱离工业化的概念,这就麻烦了。到现在为止广东还是“工业经济”的概念,我们现在整个经济缺乏自我抬升的内生能力,我们主要是依赖外向型经济,我们内生的力量跟不上。
发展模式 要脱离低层次“寄生”方式
信息时报:你曾经提及,东莞经济如果按目前的模式发展下去,寿命是不会超过7年的,广东经济也是如此。
梁桂全:这里说的7年,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全部死掉,而是一种成长态势将会丧失。现在,土地已经成为东莞十分缺乏的资源,现在他们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是无路可走了,必须转回去做集约式发展。有一个数字是建成区的覆盖率,东莞达到37%,佛山是31%,中山是35%,南海最高是47%。这些覆盖率是很惊人的,就已经是覆盖了过多。南海47%覆盖率,即等于有一半的地都被水泥覆盖,多可怕!因为覆盖率太高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
另外,东莞现在的人口,我保守估计是1500万以上。这是什么概念?东莞是2643平方公里,那么平均每公里至少有6000~7000人,这个密度很高。有人说,东莞要有人气。不过,人气旺是好,当地的老百姓在那里开士多店多赚点钱,但是你怎样把握那么多人呢?整个珠江三角洲人满为患。
信息时报:人口密度太高对经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梁桂全:这就涉及到本土人的生存,本土人的生存能力提升。他们生存的田没有了,就在旁边开个士多店或者洗头店。那些当地人不懂得做什么,那他们当然惹越多人来越好,买些东西,买包烟,买包饼干,形成这样的“熟人经济”。所以我以东莞为例,它是一个双寄生经济,第一外来的资本进入,粗俗一点来说就是殖民经济。
外来资本在东莞经济的比重,至少占了60%~70%。当然,适当地一步步去推动,这个真的很重要的。但是,本土人像寄生在外资的寄生树上,搞服务业,但这寄生是低层次寄生,是做边缘服务。这样并没有使本地人成为经济的主体主流。东莞过去一直不重视提升本地人的素质,所以现在我担心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几大压力下逐步撤除之后,东莞本土人怎么办。
金融风险 宏调后更多资金寻找出路
信息时报:成本上涨除了对制造业本身带来影响,使得产业转移外,对整个经济领域还有其它影响吗?
梁桂全:由于成本上涨压力,不少企业为了维持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转,已经向银行大肆贷款,这些企业在产业调整期一旦难以为继,带来的不良贷款率就难以估算。我估计,全国不良资产的比率已经超过警戒线。
另外,今年上半年又增加了17000多亿的存款,很可怕!现在政府想拼命把房地产价格压下来,不让房地产市场扩张得那么猛,这本来是个好愿望。但这样一来,许多人的钱没有出路,原来总共是10万多亿的存款,我估计现在是12万亿左右,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以前说贷款很难,但现在水漫金山,那些钱已经烫手。
信息时报:那其实3家银行几年前已经封掉了有很多坏账,不良资产都已经被剥离了。
梁桂全:就像那些人生了8个小孩,4个不听话的就赶到一边,但4个坏的小孩依然是存在的嘛。
现在不少钱没有出路,就去买房产。但现在买房产又不给他买,又说要收缩这样,那买了房产的人怎么办呢?如果使用率低了怎么办?一条恶化的链正在转动。但其实买了房产,比存放在银行,对社会,对国家来说都更好。那么多钱堆在银行咋办?
中国正面临着非常重大的两个问题——金融体制改革。我们国家现在的投资渠道很窄。买股票的话,大家又害怕,有庄家在玩,大庄吃小庄,小庄吃股民。中国的基金制度又在约束着发展。信用制度也比较差。
第二点,在中国,投资者和消费者之间有一条鸿沟,不易转换。举个例子,我们用50万买了一套房,那我们就消费支出了50万。如果把这套房抵押出去,押房可以从银行拿回30万,拿着这30万我就可以做老板去进行投资。这样的经济使得每一笔钱都在很自由地转换下去。这样每个人都很容易成为资本家,很容易成为投资者。但现实中不易转换。
发展出路 珠三角应善用第三波外资
信息时报:对于珠三角来说,日资和欧美资本是未来数年将会出现的第三波外资动力,它们对珠三角的经济模式的转变是否会带来影响?
梁桂全:珠三角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一个转换期。主要表现在外部资本的引进。
上世纪80年代引进来的是第一波,主要是港资,占80%左右,这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外部力量。
到1995、1996年之后,珠三角对外开放的动力主要是台资,在珠江口东岸尤其普遍,比如东莞。
现在台资的引进还有一定空间,但我认为未来2~3年,保守一点是未来5年,台资作为推动中国沿海发展的外部力量将慢慢淡化,因为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得已经差不多了,该进来的差不多都进来了。
那么下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是什么?一是日资,一是欧美资本。
信息时报:珠三角企业应该如何把握?
梁桂全:面对第三波外资动力,广东承接的应该是一些基础产业,装备制造业,还有一些在整个产业链占有比较重要地位的一些产业。强化广东在制造业和全球、国内产业链上的对接和控制能力,同时还要适应与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应该大规模地发展服务业。服务业一定要强调是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介入全球的商务链,然后那个产业链。现在我正在研究全球有一条制造产业链、商务链、研发链,当然还有金融链,全球的那个资本的流动。
过去搞开放一直是引进来,你投资,然后我们自己贴上去赚钱。现在我们应该是培植我们自己的开发能力,面向全球的产业链、商业链、研发链,介入去。一进去,广东的地位就马上上升,然后广东就可以牵引内陆省份,抢占高位。
如果是这样的话,广东就有很广阔的前景。否则,广东自己会“捱不下去”了,世界制造业基地并不是一个优越的位置。
人物档案 梁桂全:广东本土经济学者的代表
梁桂全是广东本土经济学者的代表,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应邀担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团顾问、顺德市科技专家组顾问、肇庆政府顾问、广东省政府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顾问、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记者凌慧珊)
| |
|